近年来,不少地方将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并进行了重点部署,推动了地方尤其是县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中西部一些省份采访发现,近两年,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一些地方的城镇化侧重于大规模、高强度的“造城运动”,部分透支了城镇化的红利。(经济参考报6月19日)
曾几何时,“高端、大气、上档次”流行于网络之间,亦被简称为“高大上”。形容事物有品味,有档次,但偶尔也做反讽使用。回到本文,由《经济参考报》记者带来的采访发现可见,一些地方的城镇化侧重于大规模、高强度的“造城运动”,部分透支了城镇化的红利,也是另一种“高大上”的再现。数十栋高层住宅拔地而起,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超过了过去的数十年,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城镇化饼摊“大”了;项目“上”去了,财政收入普遍下降,县域经济遭遇融资瓶颈。归为一点,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技术发展模式透支了地方后续发展潜力。
俗话说,有多少面,烙多大饼;端多大碗、吃多少饭。客观而言,新城建不建、建多少、建多大、标准多高、速度多快,这些问题对于所有的地方管理者和群众而言,找到答案一点不难。诚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日臻完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但问题是,城镇化不等同于“造城运动”,必须依照地方实际情况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握好方向。说白了,软实力应该率先跟上,为硬件设施作保障。
城镇化要得不是速度,更要看重质量。也就是说既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实在。这就需要提升城镇化质量,与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并重,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让城镇化建设不至于“缘木求鱼”。但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重面子轻里子,热衷于造声势、图虚名,动不动就要搞“国际化大都市”不乏存在;更为甚者,为了光鲜的政绩,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拍屁股走人;又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关心的并非城镇化建设它日发展,而是心中土地财政。折射出的是一些干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竭泽而渔”虽有所收获,但不是长远打算。那么,要适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就必须慎重对待、科学谋划,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得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尤其是在公共服务上。毋庸讳言,城镇化最终的核心都应当是宜居人文环境,其目的就是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共享改革红利;其次,得加强监督审计和发展前景的前瞻,防止违反规律人为“造城运动”,以免出现“有城无市”和唱“空城计”,过度透支地方财政,让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行政成本过高;得实行地方建设终身考核制,以“谁建设、谁负责”,规避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得加大民众的参与度,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姿态更好服务为民。
一言以蔽之,城镇化变身“造城”之“高大上”终究得不偿失,更值得相关部门警惕和反思。遵循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是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发展。千万别因楼“高”了,路宽了,广场大了这些所谓的地方的“标配”,给地方可持续发展带来无法负累的“伤”。
(鱼予)
责编:梁凯燕、李鹏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