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需要降温。”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刘志峰20日在由新京报举办的“遇见中国特色小镇目前特色小镇大热,全国表示建设特色小镇的多达五六千个上表示,自2016年公布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之后,特色小镇的发展超出想象,出现了生搬硬套、脱离实际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规律、经济规律和消费规律,特色小镇应运而生。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建设特色小镇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大城市面临的住房困难、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大城市病问题。
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已风靡全国,建设特色小镇已多达五六千个。然而,据相关部门表示,特色小镇快速发展已经背离初衷,特色小镇建设已脱离了它本应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绝美的自然美景、独特的艺术光彩和强大的产业优势。结果,他们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和科学的选址、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复制、一窝蜂兴建,出现了大批“僵尸”特色小镇。这岂不是让特色小镇名存实亡?
所以笔者认为要切实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应名正言顺的戴上名副其实的“帽子”。一是建设特色小镇时,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或者过度举债,要营造一个市场主导、分工明确、政企有效合作的氛围,使特色小镇建设能提供有效供给,满足群众的真正需求。二是建立考核和退出机制,对规划、设计、选址不适合的小镇和自然地理不适合的特色小镇,制定退出名单。
(木子飞)
责编:梁凯燕、李鹏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