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首列中欧班列在重庆诞生,开始“蹒跚学步”。如今,中欧班列已然成长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飞奔在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古丝绸之路上。“长高、变长”的中欧班列从一条条移动的线段,成长为一张开放的网络,不仅发挥着物流通道的功能,还承担着更多的使命:引导产业聚集,助力打造亚欧产业新高地。
中国和欧洲,分列“一带一路”的两端。虽然两地相隔万水千山,但自2003年中欧便建立起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迄今已建立近70个磋商和对话机制。为了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实现中欧文化贸易互通,中欧班列应运而生。纵贯万里的中欧班列,牵起亚太、欧洲多个经济圈,实现了中欧跨越大陆的握手,把中国与欧洲的纽带拉得更紧。如今,中欧班列发展进入提挡加速新阶段,累计开行突破4000列,风驰电掣中奔向共商、共建、共享的中欧黄金时代。
从重庆到杜伊斯堡、从郑州到汉堡、从义乌到马德里……中欧班列从28个中国城市出发,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9个城市。西班牙红酒、荷兰奶酪、波兰水果、德国汽车以及欧洲各地的生物医药、母婴用品、成套橱柜等货物走入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国制造的日用百货、服装、电脑等商品同样进入了欧洲各国的消费市场。不仅给各国民众带来便利实惠,也让各国中小企业发展再迎来经济“春天”。如今,中欧班列还在不断换挡、提速、升级,提升列车运行速度、简化通关手续、减少换轨时间、修订货运标准……
得益于中欧班列线路的延伸,更多区域、更多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新的物流、工业和商业中心相继席地而起。创造了数百个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让一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遗忘的角落”重新回到聚光灯下。货运量也开始从“吃不饱”转变为“吃不下”,而且这种幸福的烦恼仍在继续。以德国铁路公司经营的中欧班列为例,2016年运输量超过4万个集装箱,比2015年增长11.4%,而且公司计划远不止于此,力争到2020年要实现年运输10万个集装箱。
2100年前的丝路驼铃,奏响了中外交流共赢的好声音,如今一声嘹亮的汽笛,奏响了“一带一路”的大合唱,源源不断地写下更多共荣共享的精彩故事,延续千年丝路精神。从“空车而回”到“趟趟爆仓”,从“促进贸易畅通”到“助力产业聚集”,中欧班列的合作共赢“蛋糕”越做越大。随着这条钢铁巨龙的长度、宽度不断延伸,未来通向的必将是更加美好的中欧黄金时代。
(王成成)
责编:梁凯燕、李鹏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