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香港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香港的武侠电影。功夫巨星李小龙、徐克老怪、成龙、李连杰,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香港武侠电影是如何崛起和走向辉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番。
星火燎原
武侠文化源流与中国武侠电影的肇始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的这段话可谓道出了武侠的精义。于是侠就好像一条隐线,在民间不断流传下来。
在唐宋的传奇、明清的小说中,戏台上,口耳间,都不乏侠的形象。比如虬髯客、聂隐娘、昆仑奴,就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侠客。
《刺客聂隐娘》2015年被翻拍成电影
20世纪,电影传入中国,传承千年中国文化的武侠题材,终于焕发出了特有的光彩,成为中国电影类型中一种世界所独有的形式——武侠电影。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年上映),虽然只是几个京剧片段的集合,但其中不少动作戏,就已经有了武侠的影子。而另一部名为《女侠李飞飞》的电影(1925年上映),则是真正开启了武侠电影的先河。
不过,武侠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则是1928年由张石川导演的《火烧红莲寺》。
老电影《火烧红莲寺》资料图
这部电影根据平江不肖生的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首部3集,就一炮而红。接着电影公司趁热打铁,又推出了后面的15集,成就了当年一段剧集最长、上映最久、票房最高的影史奇迹。
此后,《荒江女侠》、《乾隆下江南》等各类武侠电影纷纷上映。可惜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下令查禁《火烧红莲寺》,中国武侠电影遭遇了第一次冰冻时期。
风云际换
金庸小说和香港武侠电影的崛起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
因为战火,大陆武侠电影被查禁。于是一大批电影人纷纷南下,到香港重起炉灶。就这样,香港武侠电影崛起了。
当时比较著名的有任彭年导演的《关东大侠》、王元龙主演的《战功》、《王氏四侠》、《透明的上海》等等,香港成为中国武侠电影的一方净土。
老电影《王氏四侠》资料图
厚积薄发,建国以后的香港迎来了一波武侠电影的高潮。仅1949年到1959年十年间,香港就有297部武侠电影上市,其中最著名的是“黄飞鸿系列”电影。
说起来,黄飞鸿系列电影也是根据小说改编,作者朱愚斋,还是黄飞鸿的徒孙,就是那个电影中“猪肉荣”形象的原型——林世荣的徒弟。
《黄飞鸿》系列题材至今经久不衰
就在这段时期,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兴起,席卷香港和东南亚,达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地步。各种风格的武侠小说,为武侠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特别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等,至今还在被不断翻拍,长盛不衰。
金庸在武侠江湖中有着《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一般的地位
大师辈出
张彻、胡金铨和香港武侠电影的兴盛
“复兴尚武精神,重振男性英雄主义。”——张彻
进入六七十年代,香港开始出现一批拍武侠电影的“宗师级”人物。1964年,张彻导演的一部《虎侠歼仇》,被认为是“新武侠世纪”的开山之作。
又过三年,他的《独臂刀》横空出世,就这么一部残疾人方刚逆袭,练就绝世武功的故事,掀起了又一股武侠浪潮——硬汉风。从此开创了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趋向,也挖掘出了姜大卫、狄龙等后来的男星。
《独臂刀》引发武侠史上的“独臂情节”
如果说张彻是一把见血的刀,那么胡金铨就是一把灵妙的剑。两人风格不同,却在当世并驾齐驱,有武侠片中的“绝代双骄”之称。
胡金铨喜欢在电影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大醉侠》、《侠女》、《空山灵雨》等,都有着浓厚的古典文化气息,对后来的李安、吴宇森、贾樟柯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电影《大醉侠》中胡金铨的艺术风格达到巅峰状态
张彻和胡金铨都是武侠电影史上宗师级的人物。不过进入70年代初,由于东南亚电影市场不景气,香港武侠电影也沉寂了一段时间。
惊雷炸响
李小龙横空出世和香港武侠电影的繁荣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李小龙
1971年,从好莱坞归来的传奇人物李小龙和嘉禾公司签约,以每部电影一万美金的片酬为条件,答应拍摄两部电影。就在那年秋天,10月3日,李小龙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上映,立刻造成空前轰动。
《唐山大兄》电影资料图,李小龙的动作帅出天际
李小龙自创“截拳道”,讲究实战效果的打斗,和他自带bug的特性,令他在短时间内就火遍整个世界。《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等电影成为传世经典。
然而这个巨星却骤然陨落了。1973年,李小龙在一女星家中突然逝去,传奇戛然而止。
后继有人
成龙、李连杰和香港武侠电影的全盛
正当香港武侠电影因李小龙突然离世而陷入“恐慌”之际,曾经在《精武门》中被李小龙一拳打死的小龙套,经过一次次尝试和否定,独创了功夫喜剧一派,成为了新时代的接班人。他就是成龙大哥。
《蛇形刁手》是成龙的转型之作
1977年,他主演的《蛇形刁手》,融合喜剧、体操和传统武术,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谐趣动作风格,又过两年,他的《笑拳怪招》进一步发挥这种风格,取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功夫片还能这样拍”。其后,他又派了不少同类型的作品,其中《师弟出马》还破了香港当时的票房纪录。
进入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武侠文化也获得重生。无数人不会忘记的《少林寺》在1982年横空出世,创下当年1.6亿的票房奇迹,而且还打破香港武侠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
电影《少林寺》: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好汉来把你赞扬
中国大陆武侠电影崛起的同时,香港却出现了短暂萎缩的局面。1985年,曾经的老大、有武侠电影江湖中的“少林寺”之称的邵氏公司宣布停产,邵氏江湖终究变成了一个回忆。
不过很快,在香港,徐克又接掌了大旗。他导演的《倩女幽魂》在1987年上映,之后的续集《人间道》、《道道道》又将古装神怪武侠电影引向了又一个高峰。
《倩女幽魂》:多少人为小倩那清冷孤绝的回眸而绝倒
1990年,《笑傲江湖》上映,这部以快速凌厉的剪辑、效果出众的画面著称的寓言式电影,更为80年代香港武侠片的低落打入了一枚强心针。此后,随着《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的推出,香港电影终于进入全盛时代。
香港回归以后,两地交流更加频繁,武侠电影的拍摄,无论从导演、演员到投资、运作,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融合,已经很难区分出纯粹的港片或是大陆片了。传统的香港武侠电影也走到了尾声,成为了时代的记忆。
后武侠时代,大陆和香港合作又生产不少佳片,如《卧虎藏龙》、《叶问》、《一代宗师》、《绣春刀》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网事28号”)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