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柏林,开始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德国政府高级官员在舷梯旁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图源:新华社)
7月4日,习近平主席抵达柏林,开始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短短三年间,习主席两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在中德双边关系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中国外交史上也不多见。这次访问恰逢中德建交45周年。目前,中德已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习近平本次访德的大背景值得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指出,从G20机制本身来说,2016年G20杭州峰会积极寻求实现将该机制由危机应对到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德国接手举办第12次G20峰会,除了对杭州G20峰会的议题、成果进行巩固和贯彻,在国际全球治理新形势下,汉堡峰会显然需要聚焦当下困扰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移民问题、自由贸易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议题。
陈晓晨告诉海外网,当下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深受战乱、贫穷困扰的中东、非洲难民们铤而走险前往心中向往的欧洲,造成了使欧洲陷入水深火热的难民危机。世界局势的“失序”导致“黑天鹅”事件频发,特别是特朗普在自由贸易、气候变化、移民问题上奉行“美国优先”政策,致使美欧关系遇到新的阻力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德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G20需要中国,2017年,中国作为G20“三驾马车”成员(编者注:G20“三驾马车”成员分别是中国、德国和阿根廷),将大力支持德国主办一届成功的汉堡峰会。中德将继续保持密切合作,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陈晓晨指出,不容忽视的是,德国在欧洲国家中最先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而“一带一路”建设与欧洲融合计划的对接将有力解决德国在推动该计划时资金以及人力短缺问题。中欧之间目前共有9条中欧班列线路,其中6条的终点站位于德国。美欧关系在新时期的变化致使德国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中国。
中德建交45年来,尤其是2014年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关系取得长足进展,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密切,在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在经贸方面,中德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德贸易总额占到中欧贸易的30%以上,中国已成为德国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贸易伙伴,经贸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陈晓晨回顾称,数十年前,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中,与中国经济与技术等领域展开交流合作的先行者,双方合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而德国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也有着很好的形象,“高端”“高科技”等,都是对“德国制造”的固有印象和标签。当前,德国减轻自身经济负担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促进中东欧整合,其二是充分利用快速崛起的庞大的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德经贸合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陈晓晨认为,过去中德主要是垂直合作,而现在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并日渐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其产业链不断上移,因此造成的同质化趋向可能会导致两方竞争。而中国的制造业市场体量大,全产业链的优势使得其在国际产业合作上更容易“占上风”,德国对此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然而,当前,中德经贸合作正在迎来重要机遇期,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潜力巨大。中德两国将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访德时所言,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不断涌现,反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声音有所增加,而中德经贸合作的稳步前进,必将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借用习近平主席在德国媒体署名文章中的话:“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这就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文/栾雨石)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