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流行”不是偶然,中央“号召”不是玩笑

2017-08-07 06:53:5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问责官员不作为,并非目的。问责,是为了督促官员有作为;问责,是为了警醒官员不能再不作为;问责,也是为其他不作为的官员打预防针。

因履行属地环保责任不力,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等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8月2日被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集中约谈,要求其进一步夯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督促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这也是北京历史上首次因环保工作不力直接约谈乡镇(街道)负责人。被约谈乡镇(街道)必须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并在15日内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抄报区政府,2个月内报送整改报告。

自古以来就有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的说法,这不仅是从政为官者的基本道德追求,也是百姓的希望。但是长久以来“为官不为”在我国是个老大难问题。有的党员干部没当上官时还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旦做了官,就认为该享受了,不但不做事,而且还要耍威风,忘了责任意识。尤其是在治理环保问题上感觉工作难以取得进展,就对治理工作产生了不思进取、不敢担当、慵懒无为的思想问题,这不仅对干部自身发展也很不利,更会影响到党的事业发展。

长期以来,造成干部出现“懒政、怠政”的主观原因是自身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缺乏主观能动性。有的担心犯错误,有的能力不足,不敢干、不会干,自然在工作中拈轻怕重、不思进取;客观原因是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上出现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加剧了一些干部的自我放任。只有加大对不作为的党员干部的问责力度,以坚决整肃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为重点,用问责倒逼履职,对一切不适应新的改革发展形势,不作为、怠政、懒政的干部进行问责,才能遏制为官不为的歪风蔓延。

笔者认为:问责官员不作为,并非目的。问责,是为了督促官员有作为;问责,是为了警醒官员不能再不作为;问责,也是为其他不作为的官员打预防针。一是加强责任意识,尤其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各地应尽快建立起“责任清单”,不留责任死角,压缩相互推诿的模糊空间,让庸懒散干部失去滥竽充数的环境。三是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让党员干部时刻处于制度和人民群众的阳光监督之下,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干部的权利用在刀刃上。(文/文三石)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