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师与男学生课堂互扇耳光,“以暴制暴”?

2017-08-16 09:57:0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真正想要让“熊孩子”安分下来,还需要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行。

有媒体报道,课堂上一女老师和一男学生在课堂上互扇耳光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起网友的热议。目前关于事发学校、时间及当事人的信息,还没有媒体披露,但网友对此已经炸开了锅,相关微博评论数达数万次。

透过屏幕,不论是从气势上还是力道上,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两耳光的火辣,而这“火辣”的程度也直接引燃了舆论场。

有的学生口头教育没用就该管教、老师当众打人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很大、先动手肯定不对男生“还击”行为也不应该……在这场舆论辩论中,有支持教师的,也有支持学生的,当然也有认为双方都有错的。笔者倒是赞同后者的观点,作为一个理性的围观者来说,“暴力之下”谁都不值得同情。

在对扇耳光之前,双方有过一番争执,套用一句俗话“君子动口不动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当众动手打人肯定都不对。对于教师来说,即便这位学生真是个“熊孩子”,但对其管教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见效快威慑足的“请家长”或者磨其性子的“写检讨”;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如同父母,管教的初衷都是为了自己好,即便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可能不妥,但也应当通过正当渠道反映。

在这个信息时代,无论是老师打学生还是学生打老师,都不是什么稀罕事。纵观网络曝光的众多师生之间“以暴制暴”的全武行事件,大都充斥着“教师素质不高”、“学生难以管教”等声音。但当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教时,是有没有想过自己管教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方式方法是否正确?当学生抱怨老师“素质不高”时,有没有想过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足够的“尊师重道”?

当然,按照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来看,师生之间的“以暴制暴”事件,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正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也要教导学生如何为人做事,而动不动就爆出口甚至动手打人,绝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者所为。

所以,要杜绝教育中这种“以暴制暴”的事件,还是要先从教师身上找到突破口,让教师先把自己的师德典范立起来,想必那不听话的“熊孩子”便自然会有所“忌惮”。然而,真正想要让“熊孩子”安分下来,还需要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行。(文/曹强)


责编:王少喆、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