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纪念日,有些话不吐不快

2017-08-16 00:02:5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历史之所以是我们可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在于其厚重,而不在于轻浮。

1945年8月15日,也就是72年前,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也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从那一天起,“8·15”就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日子,提醒我们奋勇前进,勿忘国耻。如今,72年过去了,中国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再面对这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拿出一个怎样的心态呢?岛叔认为,最重要的是——客观。

72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日子提醒人们勿忘国耻。记住国耻,很重要,按理说,也不难。小时候学历史,整个近代史都是攥着拳头学下来的。那段历史里,我们成天挨打,尤其是挨日本的打,怎么能忘呢。

可是,今天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让人觉得,记住并客观地讲述这段历史,竟成了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问题

先看国内的。

8月13日,广西宾阳县两名青年男子身穿仿二战期间日本军装在公共场所作秀,挥舞军刀,口喊“八嘎呀路”。为啥?想当网红。

8月14日,客观讲述中国慰安妇故事的纪录片《二十二》上映,院线排片率仅有1%。此前,这部小成本的片子还曾经利用众筹平台募集到100万元的宣传发行费用。

再看国外的。

8月13日,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纪录片《731部队的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实验》,在日本网络上引发右翼分子围攻,有不少人“看见了却装作没看见”。

8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以自民党总裁名义献上了“玉串料”(祭祀费)。因为没有前往参拜,安倍还托人表示“十分抱歉”。

在国外,犯下错误的人拒不认错,百般挑衅,着实可恨。但是何以国内不少的青年竟也不知亡国恨,反把军刀挎?事实上,这并不是孤例,十几年前,有明星由于无知身披日本军国主义国旗,十几年后,一些具有反华倾向的艺人依然能受到国内大批年轻粉丝的热捧。

这里岛叔还想分享另一个故事,就是最近,在韩国,一些“慰安妇”的少女像被搬上了公交车,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形成了很大影响力。

对比之下,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今天,一些中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出了问题。尽管以上这些案例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体选择的结果,但它毕竟是事实,而这段事实折射出来的,是今天,一部分人对历史的不敬重。

历史

大家都学过历史,在日军大举侵华的14年里,中国上下,尸山血海,军民死伤3500多万人。不用别的史料,我们就摘几段NHK纪录片里的录音:“活着却被当成实验材料并因此而丧生,据传高达3000人,那些中国人的手,三个人的手指全部都黑化脱落,剩下的两个人只剩骨头……”这只是片头最开始的一段话,就足以令人愤懑至落泪。

毫无疑问,这段历史一定给那一代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事实上,即便到今天,笔者家里的老人去旅行时,在选择地点时的态度都是,哪个国家都行,唯独不去日本。为什么?就是李敖所说的,我原谅你可以,但那是在你受到惩罚,认错之后。但是反观今天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呢,历史观、世界观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日本政客不反省固然可恨,但我们有时候也犯糊涂,对日本物质、精神文化产品存在盲目崇拜的倾向,就让人很心寒了。不可否认,对于抗战,中国社会和民众是有基本的是非观的,广西那两个青年最后就差点遭到围殴。但在此基础上,如何引导大众的情绪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是因此促成狭隘的民族仇恨?还是说背负一种仇恨激励自己变得比敌人更强大?

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教育。前者诉诸情绪,用一种虚妄的强大感,来掩饰敌人的残忍和自己的深切教训,抗日神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只是,我们需要警惕,这种不基于历史事实做的艺术想象,吹起来的只能是虚幻的强者心态。那么后者呢,也并不可取,背负仇恨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挣扎之中,不仅不利于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还可能衍生出十分脆弱和经不起挫折的性格。

引导

那么正确的历史教育该基于什么立场呢?首先,绝不是不是简单地激发仇恨,也不是渲染一种虚幻的强大感。在诉诸情绪之后,让他们有深刻的省思和前行的动力。历史之所以是我们可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在于其厚重,而不在于轻浮。

因此我们要树立的历史观是大国的历史观,真正强者的历史观,不惮于教训,也不惮于承认自己曾是弱者。只有不断教育国民在历史经验中负重前行,这样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这样的历史教育观,需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引导,要在供给端正本清源,加强客观、理性的抗战宣传力度。这一点,不能指望资本的觉悟,还得靠国家的力量、监管的引导。

尤其是在文化产品监管上,需要加强引导。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台湾电影进入中国内地,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立场呢?比如《海角七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种对“日治”时期的怀念,但媒体和大众却并没有发觉,这就存在很大问题了。

态度

不得不承认,今天的舆论空间,龙蛇混杂,在抗战领域更是如此,很多谣言盛行,很多失实的言论在传播。客观来说,网络是开放的,有谣言很正常,但不能缺乏批驳机制,靠自发,靠删帖,都不够。

比如网上一直流传的一个段子,讲国民党军官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下令,凡是去过中国的日军俘虏都活埋了,埋了1200多人,听着很解气,甚至有上将级别的解放军高级军官在自己的书里加以引用,甚至官媒节目也这么说。可惜这并不是史实——早在30多年前,孙立人当年的直接上司、辽沈战役中投诚的郑洞国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当时中国驻印军在缅甸抓战俘最多的一次是密支那战役,也不过只有百余人,而且多是走不动的伤兵。哪里有一千多日军俘虏供你活埋?

这样的抗战谣言很多,不少缺乏常识和历史知识的人都容易轻信,所以传播抗战历史,第一步就是打掉这些盘踞网络多年的“网红谣言”。

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反复讲抗战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抗战精神必须建立在客观、理性的抗战历史梳理、传播上,才有力量,才能深入人心。也唯有如此,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惨遭敌手的百姓,鲜血才不会白流。

(来源:侠客岛 文:田获三狐)

责编:总编室、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