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居然容不下一座抗日纪念馆?

2017-08-16 07:15:2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同胞为全面抗战的胜利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青史可鉴。

215728.jpg

台湾高山族战士 图源:人民网

台湾省花莲县卓溪乡乡公所近日呼吁台湾当局,为百年前在拉库拉库溪流域遭日本人杀害的布农人兴建纪念碑,认为台湾少数民族历史中还有一段日本殖民历史有待重新挖掘解读。

卓溪乡公所农业暨观光课长高荣生表示,1909年至1940年,居住在此区域的布农祖先因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而遭到杀害,其尸骨被随意丢弃、无人闻问,子孙后代蒙受不公平待遇。而日本为了“纪念”镇压布农人“殉职”的警察,在此区域至少设置了17座“纪念碑”,悼念其“功绩”。高荣生说,当布农后代经过这些用日本观点书写的“纪念碑”,会认为祖先是“闹事的野蛮人”,而不知他们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土地起而抗日。

布农人的抗日义举不容抹杀,卓溪乡公所的呼吁入情入理,然而在民进党“满朝文武”媚日崇日的政治气氛中,即使有人听到布农人的微弱呼声,大概也只会笑他们太不识时务。在民进党治下,别说什么兴建抗日纪念碑,即使有抗日纪念碑,定然找个借口给你“拆”了

去年秋天,屏东县政府文化处,就以文化资产保存的名义,卸除了当年“牡丹社”事件发生地——石门古战场上的抗日碑文。对此,牡丹乡民众除了错愕,徒呼奈何。1874年5月,日军于屏东县的射寮村登陆台湾,在入侵牡丹乡石门村的时候,遭到少数民族兄弟的强烈抵抗。但“原住民”的战斗终告失败,牡丹社酋长阿禄古父子身亡。“牡丹社事件”后,日本殖民者在石门建起了“西乡都督遗迹纪念碑”,以“彰显”日军在“牡丹社事件”中的“功绩”。台湾光复后,屏东首任县长张山钟将碑文改为“澄清海宇还我河山”,以表彰当年“原住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这里也因此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的重要地标。结果,民进党人主政的屏东县政府,一心想要恢复“西乡都督遗迹纪念碑”原有历史样貌,于是就干起了卸除抗日纪念文字的卑劣勾当。对此,牡丹乡长陈英铭表示,县文化处拆除碑文事前完全没有通知公所,原住民都有“不受尊重”的感觉,甚至以为是乡公所做的“好事”。台湾民众也讥讽道:“是抹灭历史的转型正义吗?”

自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至1945年台湾光复,50年间,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台湾同胞前赴后继,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斗争,有65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同胞为全面抗战的胜利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青史可鉴。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李登辉、陈水扁,再到现在的蔡英文,为了遂行“台独”分裂,大搞“去中国化”,在教科书中大动手脚,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割裂开来,美化殖民统治,抹杀抗日先贤,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走上价值虚无主义道路,在此氛围下,台湾社会积非成是。于是,“日据”变成了“日治”、“抗战胜利”变成了“终战”;于是在《马关条约》120周年之际,台中市长林佳龙斥资200万元新台币,把原被放倒在地的台中日本神社鸟居重新竖立起来,借以“重拾城市光荣感”;于是有人将台湾水利建设尽归功于八田与一,无视清代即有的瑠公圳、葫芦墩圳、施公圳、曹公圳等水利建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充满虚无与荒诞。

在此情势之下,岛内有识之士忧心如焚,要求当局拿出勇气,拨乱反正,呼吁当局设立对日抗战纪念馆,在历史遗存旁兴建抗日纪念碑,让民众永久传承这份光荣的记忆,希望年轻人拒绝“台独”洗脑,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全世界被日本侵略过的地方,都有抗日纪念馆,唯独台湾没有。全台湾各县市都有“二二八纪念馆”,仅台北就有两座,但各县市除了有光复路,没有抗日纪念馆,抗日史料也散乱在各处。台北市可以花了9200万新台币复原殖民者的“西本愿寺”,却说没有经费设置“台湾抗日史迹馆”。

历史就是历史,容不得忽视与刻意地淡忘。在纪念对日抗战胜利72周年之际,在纪念全面抗战80周年之际,两岸的中国人都应该同心协力,导正历史,抚慰先烈,昭示后人。(文/吴亚明)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港台腔.jpg

责编: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