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一篇“看病前先考试,考试不及格不给看病”的文章把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银屑病科的张英栋医生推上了舆论的漩涡。据张医生所诊治的病患介绍,入院考试确实存在,考试的内容全部出自张英栋医生出的四本书,不仅如此,在张英栋医生处看病的患者很多人也都被他推荐购买过书。
近年来,看病难,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的真实写照。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这也正是政府想尽千方百计来缓解看病难的真正原因。与此同时,却有医生主动设置“门槛”,将“求医若渴”的病人阻于门外,其用意何在?原来,找他看病必须先购买他的专著,考试合格了才能看病。看似用意颇善,实则动机不纯。张医生的所作所为,不像是一名“白衣天使”应该有的道德规范,却像是一名“投机倒把”的推销者、一名变相敛财的贪腐者、一名将“应试教育”发挥到极致的“教育家”。
如果这仅仅是一名医生想当教育家的一个美好理想,那我们大可不必深究。毕竟这种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然而从患者角度来思考,我们发现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如此“看病前先考试,考试不及格不给看病” 的行为,扰乱了对患者疾病的治疗, 出现了因为患者没有买书,或者没有按要求通过考试,该住院的不让住院,该手术的没有及时安排手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将受到威胁。该种行为一方面增加了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 对于贫困群体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扭曲了人们的道德观, 打破了社会的道德底线。
收红包是近些年来出现在各个服务领域的不正之风,尤其是在很多医院中,收受红包成风,大有不送红包就不能精准治疗似的。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老百姓看病不送红包,心理就不会踏实。在送红包的过程中,如果医生不收,患者及其家属就会心不安、神不宁,或许就会影响到手术效果。该医生正式利用了人们这样的心理,一方面创造机会,让患者“合理” 表达对医生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向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明确唯有学习,才能深刻领会医生的“高尚意图”。张医生的所作所为,不仅有收受红包的社会危害性,同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作为医生,手段可谓相当高明,看似并没有向患者伸手要红包,也没有违反职业道德,却让患者心甘情愿地掏钱、买书、看病。患者在此时也唯有“病急乱投医”,且却不管病情如何,当一回“糊涂学生”, 但求有人治病罢了。
这种“暗地推销”的行为,造成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和医院的普遍不信任, 损害了医院的公益性和廉洁性, 增大了医疗体制改革的难度。当地政府部门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时候,不仅要从加强硬件设施投入方面考虑,更重要的是要对医务人员医德进行规范,注重医术和医德的综合考量。只有加强对收受“隐形贿赂”的监管、抓好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从而带动整个医院上下德艺双馨,认真服务,让患者满意,让政府放心。(文/李岳航)
责编:姚凌、牛宁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