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敦刻尔克》的背景是二战,但诺兰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部战争片来拍,而是作为一部幸存者的电影。
这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悲壮故事,面对绝境,每个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没有将军们在地图上运筹帷幄,没有士兵们在战壕里浴血奋战,甚至没有正义与邪恶。只有海洋,天空和陆地,以及在其中挣扎的一个个鲜活的人。诺兰用《黑暗骑士》重新解构与重建了超级英雄电影,现在,他又要用《敦刻尔克》来结构战争片。
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是撤退却孕育了胜利。在这场大溃败之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恐惧和不安写在每一个士兵的脸上。在表达方式上,诺兰选择了沉默和安静,用40万人安静而又漫长的等待来刻画战争的残酷和个体对于未知的恐惧。
《敦刻尔克》是诺兰第一次拍摄真实历史事件,将一部战争片拍成了剧情、悬疑、惊悚片。这一切使它与其它战争片之间仿佛有道巨大分水岭,一边的山峰上是《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瑞恩》,另一边的山峰上只有《敦刻尔克》。两座巅峰上的作品都很伟大,却又那么迥然不同。
我们不知道主角是谁,什么背景,什么性格;没有人怀揣着家人的照片瑟瑟发抖,也没有人喃喃自语战争结束了和家乡的姑娘成婚;电影既没有描绘德军的邪恶,也没有歌颂盟军的正义;既没有展现大人物在历史背景下的抉择,也没有表达绝境下小人物迸发人性的光辉。连配乐都是特地摒除了旋律,几乎完全成为烘托悬念的工具。整个氛围都是非常中立冷静的。
这里没有胜利,只有逃亡,不顾一切的逃亡。士兵们不知道几十年后当人们回顾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将其视作在二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只是不择手段、竭尽全力的想要逃离敦刻尔克海滩,渡过英法海峡。
这里没有丘吉尔,没有希特勒,敦刻尔克宏伟的结果更是没有悬念,诺兰这样悬疑着小人物的命运,想讨论的应该不是宏大的战争,而是“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个体的视角让它被简化成了,“敌人到来之前,我们要跨海回家。”
英雄史诗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也正是这些战争中的个体,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无力与挣扎,他们身上浓缩着40万人的恐惧。以致敬默片的方式来展现这种静默的恐惧,然后将这种恐惧蔓延到观众,终营造出一种感受:
和士兵们一起在沙滩上逃命的人是你,坐在平民船只上在海上奔赴救援行动的人是你,坐在喷火战斗机驾驶舱中和空中敌人死磕的人也是你。
无论是一周、一天,还是一个小时,海陆空三条线是诺兰为了在短短100分钟内交代全貌的匠心,当三条线偶尔重合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一种不同时空的人相遇的激动。
音乐是整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这部影片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时间”。极简的台词和配乐贯穿整个影片,却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后,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讲话。
这段话陈述时,镜头不断转到海滩,转到登陆点,转到岛屿和所有的地点,转到所有牺牲与生还的角色,转到金色的大海之上。最终,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不列颠,却带着耻辱。而诺兰也在试图告诉我们,战争从来都不好看,活着,才是战争的底色。(程世杰)
责编:栾雨石、牛宁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