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号上午,在父母的陪同下,张易文在商丘工学院新生报到处办理了新生入学手续。5个月前的单招考试中,她获得了352分,如今成功被学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录取。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参加高考,2016年172分的高考成绩已经一度让她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
张易文的父亲张民弢早早为女儿规划好了人生的线路,他希望三年以后张易文能够凭借突出的成绩获得报考研究生的资格,如果没有获得这个资格的话,希望可以专升本,本科毕业以后能够考取硕士研究生,可以的话,最好读到博士。并且不希望学校“特殊化”,他相信女儿的独立能力。
但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里面,从不会在乎你是不是神童,学历永远都会是第一块敲门砖。大专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便张易文完成了三年学业也无法直接考取研究生,就算成功专升本,她也不能会进入211、985一类的一流的高校,这不是能力问题,是制度问题。张民弢有自己的高考培训班,也算得上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以我并不太理解如此荒唐莽撞的决定怎会出于他之手。网络上有不少评论认为张民弢是在借此推销自己的培训班,对于深藏于内的意图,我向来不做直接的判断,毕竟人心难测。所以仅是旁敲侧击,做以分析。
张易文10岁,以普遍意义上的年龄推算,现在和她同一届的学生大概是18岁。这中间有着八年的年龄差,如果说20岁和28岁两个年龄段之间的代沟是一条河的话,那10岁和18岁之间隔得很有可能会是一条大江,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判定,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会有多少共同语言?张民弢认为自己女儿的自立能力不错,我想不明白一个把时间都给了学习,常年生活在培训班里的孩子会有多强的自立能力?你也许会说她是一个神童,对不起,我想她的天才更多的只是在学习上。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这八年的阅历,她只是一个孩子。
对于张易文来说,未来的三年,她将会生活在一个孤岛之中。张易文的年龄圈禁了她,她不可能去谈恋爱,不可能有知心的闺蜜,不可能有过多的男性朋友。在她身边不会有朋友,因为围绕着她的只是“大哥哥”和“大姐姐”。她和同学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他们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会让她永远都只是同学眼中的“异类”。我并不是在怀着恶意来揣测这个小女孩,但10岁的她能有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这样一个只是陌生孤立的环境里,沉默与内向或许会是最终的选择。
而这一切都是现在的张易文所无法改变的,她的人生已经被父亲安排好了。学习将吞噬她最好的时光,本应该是最自信张扬年纪,她却变成了一具提线木偶。再过几年,当她的个人意识觉醒,对自由的向往将会如潮水汹涌而至,不可收拾。到那时,她是在叛逆中找到自己争取的道路,还是在对父权的愤怒中走向沉沦。我们无从得知。
也或许我前述的一切都不会发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张易文最终选择了退学,几年后正常年龄的她再次高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希望是这样,但愿会这样。
九十多年前,鲁迅向社会呐喊:救救孩子吧。可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终究没有放过他们。(文/徐无山)
责编:姚凌、牛宁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