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利”多多?莫把爹娘当保姆!

2017-09-15 10:37:0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在家庭生活中出现意见纠葛毫不奇怪,表现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的,不过是传统家庭关系在“瓦解”的一小块切片而已。

据《泉州晚报》报道,日前,武汉媒体报道,67岁的李女士3年带2个外孙,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最后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该报道引起热议,网友纷纷表示,年轻人要工作养家,年幼的孩子没人带,尤其是“二孩”政策放开后,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加上保姆雇佣费用高、水平参差不齐,由老人带娃已成常态。但老人带娃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两代人教育理念不同引发的矛盾等。

在经济条件和信任机制的共同促逼之下,老人带娃现象的发生有充分的合理性,而且,从另外角度看,三代同堂的这段时间,也是一段难得的团聚时间,对退休老人而言,未尝不是其期待已久的大家庭的养老方式。传统社会中的人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意见的冲突、价值的拮抗,自然是有的,但总体上不至于影响代际和谐,更不至于给孩子成长造成麻烦,也就是大家都可接受的结果。教育观念的差池,两代人之间对于儿童养育与调教的方式各有不同,对孩子行为的价值判断与未来期望有差别,这都是正常的。

至于老人带娃所带来的“问题”,无非是两代人在谁更溺爱孩子上进行“博弈”,这是当前国内家庭教育的通病,年轻的父母可能觉得孩子应该以更当代的方式来教、养,对其学校生活和未来成长有好处,而老人则以过来人的经验和家中长者的权威,自行决策对孩子的照管方式,孰是孰非,很难定论,只能在更开放而平和的互动中调谐,而且要以孩子是否快乐和满意为标准。尤其是年轻的父母,千万不要过早地将自己对社会竞争压力的感受映射到孩子身上,要孩子早早学会这样那样。

真正不正常的,倒是老人和自己已为人父母的孩子之间,关系是否还“正常”,比如,有的年轻人结婚生娃之后,把老爹老娘接到城里“享福”,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让老人回老家养老,这算什么事?是把老人当免费保姆使唤吗?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当老人进入自己孩子的小家庭之后,各自的角色定位是否都到位?伦理秩序如何确立?互动频率和方式是否还“安好”?假如即便没有孩子这个最大的“变量”或者“导火索”,父子、婆媳等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深度已然是减弱,双方尤其是年轻人根本没有太多耐性去主动沟通、彼此倾听和相互倾诉,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出现意见纠葛就毫不奇怪,表现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的,不过是传统家庭关系在“瓦解”的一小块切片而已。

当然,换个视角看,与学校教育普遍主义特征的评价标准相比,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被对待方式是往往特殊而先赋的,出生之后就已固化,而孩子们到了学校里则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致新的地位和角色以及评价,也就是慢慢完成了适应社会的功能标准,但从家庭走向社会这个过程,不能单靠时间来自然推导,应该合逻辑地提前预演和试水。而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两代成年人群之间的意见纷争,就是一件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因为在价值观的冲突走向言语上的激烈互动之后,孩子们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生态,而不是被有意制造的假象和表演所包围。无论家长期待孩子们将来成就什么,孩子们的心灵都要足够健康、自然和强大,那种刻意营造的“虚假温馨”,不仅会让冲突和伤痕“内化”,而且会造成孩子长出一颗“玻璃心”。但有关纷争毕竟要保持一个圆融和适度的节奏,别整天扰扰攘攘、“鸡飞狗跳”、互相“暗战”,过于偏冷色调的家庭氛围,也是不利于小孩子们成长的。(文/张翼)

责编:姚凌、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