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心的这件事,背后的故事感动中国

2017-09-15 06:44:0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荒漠化,如同一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治沙与治国,在当代,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

捕获.PNG

【学习小组按】

9月11日,习近平写了一封贺信,祝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召开。

不言而喻,问题很严峻。习近平也在信中指出,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在中国,“全国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近1/5 ”;“超过4亿人口受到影响”;“中国的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从西面、北面、东北三个方向逼近北京。”

今天,学习小组推荐阅读《大道之行——中国荒漠化治理撷英》。文章详细描述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也讲了很多防治荒漠化的感人故事。学习小组进行了精要,分享给组员们。

---------------------


沙者,水之少也。中国古人的造字智慧里,隐含着“水”与“沙”的辩证法。依照许慎的《说文解字》:“水少沙见”“沙,水中散石”“漠,北方流沙也”。在金文的字形里,“沙”的左边是水,右边的“少”象沙粒之形。沙,总是作为水的反动一面。对于水的执着,大概是一个农耕民族的宿命。翻阅史册,中国人关于治水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大禹父子治水,李冰父子筑都江堰,秦人开郑国渠和灵渠……中华民族围绕兴水利、除水害,抒写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治水史诗。治水与治国,曾经站在一起。但关于沙漠的记载,却是寥若晨星。沙漠,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文明的崛起,又扼杀了一个又一个文明的命脉。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古文明的发源地无不在沙漠的边缘。而那些业已消逝的文明线,是最为触目惊心的证明。“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目前地球40%以上的土地为旱地,世界人口的1/3居住在干旱地区。荒漠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难题。阻击荒漠化,需要全世界联手。1977年,联合国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制定了《防治荒漠化问题行动计划》,荒漠化列入国际议程;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当年10月,中国政府签字。中国也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则从西面、北面、东北三个方向逼近北京——截至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有沙化土地分布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近1/3,超过4亿人口受到影响。有谁会忘记2000年那个令人陡生寒意的春天吗?北京地区遭受12次沙尘暴袭击,黄沙蔽日,殃及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甚至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慌。荒漠化,如同一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治沙与治国,在当代,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

从中国西部到北部再到东北部,如果为沙区百姓画一幅像,一定会有这些元素:黝黑发亮的皮肤,粗糙结茧的手掌,倔强的脾气,足足的韧性。

在甘肃武威,我们见到了这样的人。

王天昌的家在武威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背靠腾格里沙漠。在那里,树,栽不活;苗,长不出;人,吃不饱。农民王天昌偏偏不信命:既然走不了,那就跟风沙大干一场。

王天昌父子俩在沙漠腹地建了一座“地窝铺”,一住8年。沙漠最缺的就是水,为解水困,爷俩凑了1.8万块钱,买了两峰大骆驼,在3公里多的风沙线上驮水,一个来回得3小时。浇水时用的是勺子,一滴都舍不得洒。

再多的苦都能吞下,只有小孙子的夭折是心里永远的痛。2005年春,刚开学的小孙子腿脚有些不稳。忙着栽树的全家人没怎么在意。一个月后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孙子得了脑干胶质瘤,已经到了晚期。14岁的小孙子没能撑过那年的端午。两行热泪从王老汉黝黑的面颊滑过,他用手背拭去泪水,“娃娃临走前就趴在我的腿上说,爷爷、爹爹,你们一定要把这片沙子治得绿绿的”。

一干18年,王天昌一家压沙植树7500多亩,栽植苗木600多万株,累计投入98万元。已经接近80岁的王天昌,每天都要巡逻腾格里沙漠的这片绿色,这是他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尊严。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乌审旗,我们也见到了这样的人。

她是因为治沙名扬国际的中国女性,殷玉珍。1985年,19岁的她嫁到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新家的地名“紧背沙”,她想,不会比娘家那边更荒凉吧。谁知道,这里没有路,没有电,抬头是沙,低头也是沙,方圆十几里只有一户人家、一棵树。

新婚夜,风刮得邪乎。“新房”是在一个多半截子埋在沙里的“地窨子”里。刮上一夜“黄风”,“地窨子”几乎被埋住。终于盼到天亮,门打不开了,小两口挖了半天沙才爬了出来。

咋不想逃离呢?殷玉珍垂着泪低着头在前面走,老实巴交的丈夫在后面哭,再后面是眼巴巴的公婆。家里那条小狗也追上来,围着她咬裤脚。还是心软了,夫妻俩抱头痛哭,又回到了那间“地窨子”里。

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呢?这辈子就让沙子欺负着,一寸一寸吞噬了?好强的殷玉珍不甘心。一次她去打水,猛然发现井边的一株小树泛了绿。一个念头瞬间点燃:一棵树能活,这沙窝窝里就能种树。有了树就能挡住沙,挡住沙就能保住家。

她和丈夫起早贪黑,早出晚归,饿了就吃干粮喝冷水,累了就在沙地歇一歇,脚下不知烫出了多少个疱,汗水不知往沙里流了多少,铁锹不知用坏了多少。倔强的殷玉珍,只有一个念头,“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沙欺负死”。

苦,她不怕;累,她也不怕;最怕的是一个人在沙漠里的孤独。有一天,她远远看见有人在沙梁上走动。她扯开嗓子喊,挥挥手,那人没有任何回应。这才想起来,已经40多天没见过生人,她跑去找那个陌生人的脚印,用盆把脚印扣住……

32年,殷玉珍的坚持感动了世界。7万多亩绿植,把这一带的毛乌素变成了“绿色王国”。听过殷玉珍的故事,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乌审,一定要亲眼见见这个了不起的中国女性。前不久,殷玉珍在好心人的赞助下建设了一座防火塔。她带我们攀上塔,眼底是一望无尽的绿色。


你很难想象,这里会有那么多以“沙”命名的地方,有那么多人的名字里有“树”有“林”,有那么多“愚公”,把治沙和种树当作一种信仰。

1985年,他被任命为宁夏灵武白芨滩林场场长。那时,全场159名职工,一年中有7个月无事可做,年均收入不足千元,2/3的人要求调走。原来,治沙与治穷连在一起。他想尽办法,在林场建立起了柳编厂、机砖厂,首先保证了大伙的基本生活,也第一次从一望无际的沙海中看到了希望。经历了数不清的人进沙退、人退沙进,他们以每年治沙造林两到三万亩的速度,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这个林场带头人,叫王有德。

从1953年建场至今,白芨滩三代治沙人艰苦创业,完成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面积近10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0.6%,有力保护了引黄灌区几十万公顷良田的安全,实现了沙漠后退20公里的壮举。

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毛乌素沙地的庙庙湖,我们还见到了一位弃商治沙的老人。他是一名民营企业家,70多岁时一头扎进了沙漠。10年来,他自费投入2亿多元人民币,人们不理解,叫他“老王傻子”。但他的心始终和1.2万亩沙地拴在一起。他的名字叫王恒兴。离开时,老人颤巍巍地握着我们的手说,“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向大地‘还账’”。

我们还去了位于黄河最大几字弯头的磴口。它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位于贺兰山和狼山之间,是一个著名的风口。这里有俗语说:“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沙漠无阻拦。黄河水患多,生命无保证。”

1950年磴口县人民政府曾经做过统计:全县“在625万亩宜林地上,林木合计只有308.5亩,树木仅54295株。”难怪,冯玉祥1926年五原誓师后走到磴口县,曾对着300里路不见树木大发感叹。磴口县防沙林场场长姜吉荣1982年来到磴口一中读书,他清楚记得那一年,一场沙尘暴足足刮了30多天。

1950年5月1日,磴口林场成立。这是内蒙古全区300多个林场里唯一以防沙命名的林场。如今的乌兰布和沙漠已远离黄河10公里,磴口沙漠治理面积达到2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之初的0.04%,扩大到现在的20.2%,耕地从6.8万亩扩大到现在的86.6万亩,每年以治理18万亩的速度,向着乌兰布和挺进。

在沙区,还有一群在腾格里沙漠栽种绿色的“80后”。这些治沙专业的高才生,在无人区里搭帐篷、做实验。他们研制出全球首台固沙车,承担了国家首个机械固沙项目,实现了人工压制草方格50倍速度的飞跃。我们问甘肃建投的这个“治沙兄弟连”,治沙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的回答豪情万丈:“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我们!”

用稻草扎成的一个方格,意味着什么?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的科研人员会告诉你,这被称为“世界治沙工程的奇迹”。


遥想3000年前,周文王在临终前告诫武王要加强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3000年后的今天,《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樵采,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为绿色发展搭建了钢筋铁骨,也为美丽中国开辟了康庄大道。

俯瞰中国大地,比万里长城还长的“三北”防护林,堪当京津“绿肺”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为明日中国永续发展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像一排排横亘大地的沙障,因为它们,昔日的黄沙漫漫变成了今天的绿意盎然:阿拉善有了飞播区里低头可见的“森林”,锡林郭勒盟多伦有了满山满野的樟子松,呼伦贝尔继续保有迷醉芬芳的草原,鄂尔多斯、武威、赤峰有了四通八达的穿沙公路……

达尔文曾说:相对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更具有典范意义。在中国与荒漠的相持相守相争相斗中,我们愈发理解这种“典范意义”。

草方格沙障被称为“中国魔方”,是最早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治沙方案。包兰铁路“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治沙奇迹”。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被誉为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模式”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

“世界荒漠化治理看中国”。在沙特,在蒙古,在澳大利亚,在非洲,在中东,在拉美,中国方案飞跃大江大河,为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送去信心,送去福祉。

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朝霞交相辉映……每一个中国人都懂得它的含义,这是崭新的开始。

(文章摘自9月7日《人民日报》第24版;作者李舫、任姗姗、周飞亚)

来源:学习小组


责编: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