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变脸”折射华侨华人社区变迁

2017-09-20 07:10:0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唐人街“变脸”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海外华人社区新陈代谢的必然。

图片1.png

伦敦中国城(图源:中新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伦敦中国城中,突然冒出了一些新店铺。这些店铺或销售着来自香港,Instagram 称赞的鸡蛋仔冰淇淋或销售着抹茶冰淇淋以及日本风味的汉堡。《金融时报》称,伦敦中国城正在转型,以便让富裕的亚洲游客都能品尝到“家的味道”。

曾几何时,伦敦中国城是一个低档廉价华人商铺云集、“粤语系”包打天下的地方,也是一个华人社团扎堆、“老侨”商家和华裔老人留恋不舍的“老家”。如今这里却出现了“粤语系”与“国语系”分庭抗礼,以“品尝家的味道”为主打方向,将目标对准来自亚洲、尤其中国大陆的富裕游客,兼顾大伦敦和英伦三岛其它族裔尝鲜需求的特色。与之相应的,则是租金的上涨以及居民、顾客结构的改变,“传统味道”的悄然变化。这种改变悄然进行,但回头再看,便觉沧海桑田。

事实上,近年来这种唐人街的“变脸”,在世界许多知名的华裔聚居城市,都不同程度但引人瞩目地发生着。在巴黎,传统的唐人街在市中心第十三区的“小亚细亚”,居民以“粤语系”居多,后来出现了位于四个区交界处、浙江人聚集的“美丽城”华裔社区,而最新的华裔聚居区则在东北部奥拜维耶一带,是著名的“杂语”(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中国方言)地区;曾经的北美第二大唐人街——温哥华华埠的加拿大大温哥华都会区,“中国味”在悄然减少,而与其一河之隔的列治文市却成为了亚洲以外华裔比例最高的城市,并建成以“现代化华人商界”著称于全北美的列治文三号路“真金镇”社区。

对这种变化,有人大声叫好,认为伦敦中国城从社区面貌到经营管理方式都已嫌老旧,需要更新换代,以适应新时代、新人群的需要;也有人为之怅然若失,感慨“唐人街不再是昔日的唐人街”,甚至“没有了熟悉的气息还算什么华埠”。

自古以来,敢于冒险的岭南民众一直是出国“讨生活”的急先锋和主力军。绝大多数历史悠久的唐人街,都是这先辈开辟草莱的结果。因此,传统唐人街烙印着岭南华侨出洋后的生活面貌。包括伦敦中国城在内的另一些唐人街的建立则是因为二战后欧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市区出现“空洞化”现象,房价、租金下跌,吸引了当地的“老侨”在此置业。这些节俭的“老侨”中“粤语系”占据绝对优势。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大批港籍移民及其资本的涌入,又让许多古老华埠的“粤文化”注入新血并兴盛一时。

进入21世纪后,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新侨”比例在世界范围内骤然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为“国语系”新侨服务的商业、非商业机构增多以及“国语系”地位上升。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醒目,来自大陆的资本、企业和企业家也迅速增多,这自然也会反映到世界各地华人商圈风格、面貌的改变上——经营者变了,目标顾客群体也变了,商街的风貌能不变么?

中国历史上曾积贫积弱,海外华人华侨在许多国家遭受过歧视,他们中很多人难以在“主流社区”立足,不得不挤在唐人街里抱团取暖,相互扶持,形成了许多以乡党、血缘为纽带的老式侨团。唐人街逐渐成为了“老侨”廉价养老,经济实力和适应能力不佳的“新侨”踏足异国他乡托蔽的“风雨亭”,其积极意义应铭刻史册。

但也正因如此,许多唐人街不同程度出现了管理落后、和周边社区脱节、房舍老旧、社区面貌和管理不佳等问题。随着新一代华人(包括新移民和老移民中的第二代、第三代)语言能力、受教育程度和适应能力的提升,他们不愿再挤在熟悉、亲切,但发展空间狭小、生活舒适度不佳的唐人街。他们选择去更广阔的天地发展,去寻找更多机会和享受更多生活。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海外华人社区新陈代谢的必然,旧的华埠“空巢”了,更新、更美的“新唐人街”正在其它地方拔地而起。大温哥华华人社区近20年的演变,华埠和列治文的此消彼长,就生动说明了这一点。

旧华埠的变化引发了许多人的“思古之情”,但同时也会触发许多现实的矛盾。在伦敦中国城,当地“老侨”抱怨商铺租金的增加,“传统味道”的减少;在温哥华华埠,老旧不堪但租金异乎寻常低廉的建筑里租住着数以百计缺乏适应能力、常年不出唐人街的老年华侨华人,而当地政府和愿意投资改造的投资者却千方百计想拆旧楼、盖新楼,让唐人街“焕然一新”——这意味着这些老人家将很可能在市区无立锥之地。

对于这些华埠演进中的副作用必须有清醒认识,协调各方利益,找到最理想、代价最低的平衡点。但发展和改变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大势所趋——这是和海外华人群体的变化一脉相承的。

(陶短房,旅加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