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蜗牛算“生命教育”吗?

2017-10-09 15:01:0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养”蜗牛这件事一点都不好玩,甚至不比养热带鱼、宠物狗和画眉鸟好玩。

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四年级学生孙悠翔,从2016年科学课上学习“观察蜗牛”开始,养蜗牛已经一年了,现在变成了一位蜗牛小专家。蜗牛养在一个不太大的盒子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他也不清楚,他说这些蜗牛应该是四代同堂了。这次恰好三年级学弟学妹学习观察蜗牛,孙悠翔非常热心,送来了一批蜗牛,千叮万嘱了饲养的技巧,还奉送了养蜗牛的器具,仿佛是在嫁“女儿”似的。

这个真实的故事,让不少网友感动了,连该校科学课老师都在看到这孩子的付出之后,表示很开心,称“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爱就是付出、有责任感、使命感”。但笔者认为这观点不太对,不能因为是孩子执着于一件事,完成了教材规定的、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为其他学弟学妹继续“观察蜗牛”提供了“道具”,以及整件事看上去那么“有爱”,就放弃了起码的理性判断,过于温情脉脉的态度对包括小孙同学在内的孩子们,都未必是一种表现为付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真爱。

“养”蜗牛这件事一点都不好玩,甚至不比养热带鱼、宠物狗和画眉鸟好玩。从报道中看出,三年级科学课上的这一节学习内容,显然已经成为家长总动员,那些放弃长假休息,半夜三更打着手电在小区草地里找蜗牛的家长身影,已经让这堂课显得很不科学。更不用说,包括小孙同学一样,其家长还在网上购买蜗牛,来支撑其观察需要。然后,最关键的图景出现了:当观察蜗牛被改造成饲养蜗牛,也就意味着自然的蜗牛要被当成“宠物蜗牛”了,且不说现在多元文化和无所不能的人工“养殖”作业之中,是否还真有这么一个合法的宠物产销路径,仅仅从日常观感的“生命教育”原则出发,由此传递给孩子们的无非是一种强烈的为我所有、唯我所需、为我所用的自然观和动物观。

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来的“自然主义”经典名著,如《昆虫记》等写作,是人作为观察的主体、自然的客体,靠近、走进自然去细细审视和记录,而不是把虫鱼鸟兽都买回来、捉回来、管起来、锁起来,用非自然的方式和环境去喂养,去满足人的好奇心。这个基本底线或基本道理也应该是小学科学课上的基本常识,生命教育不这么抓,却是把小生物“抓”回去、交给学生,放在小盒子里,填喂一些它的同类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西瓜、桂圆、香蕉等甜水果,甚至还非自然地为其清理粪便,日复一日,使其代代繁衍,供人观瞻,这样形成的观察日志和主体荣耀,真的就符合“生命教育”的内在逻辑吗?家长和老师,尤其是科学课老师有没有真正站在众生平等、切勿强行干预,甚至以异化方式来对待其他物种的自然道德观角度,去正确理解、阐释和引导这件事?还好教材要求的是“观察蜗牛”,要是观察黄牛、水牛、犀牛,城里的孩子可怎么往下“玩”、玩出惊异感来呢?如此做法,根本就不是生命教育,说其是反生命、逆生命教育也不为过,遑论“最好的”。(文/张翼)

责编:姚凌、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