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回乡当农民?个性化选择应该被尊重

2017-10-10 14:06:2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应该注意,当前的大学教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已经渐渐嬗变为一种惠及全民的通识教育。大学生的流向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

据澎湃新闻报道,老家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客坊乡里源村的90后小伙陈健在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父母期待他成为一名医生。但毕业后,陈健瞒着父母回到村里经营果园,又变回了农民。父母知道他弃医从农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已经这么累了,你为什么还要回来?”面对质疑,陈健用行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2017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十几家农业合作社找他合作。

接受大学教育,在城市里拥有一份光鲜的工作,是无数农民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但现实中,如陈健这般,大学毕业后回归农村当农民的不在少数。有回到农村搞养殖的,有利用微信创业最终成立互联网公司的,还有北大法学硕士毕业卖米粉的。大学生个性化的就业选择,一次又一次挑起公众对人才发展走向的讨论。

在很多人眼中,大学生是高学历、高薪、工作体面的代名词;农民,则意味着文化水平低、收入少、劳动强度大。大多数人觉得,大学生在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后,就应该利用专业优势,在城市里在城市里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如果兜兜转转,回到农村这个原点,那就是浪费教育资源。“还不如不读大学呢”等群体性心理便占据了舆论上风。

上述的观点很有一批市场,这也是为何前几日北大硕士毕业后卖米粉的新闻引发舆论围观的原因。高分低能、人才浪费、职业高低等关键词一次次被提及。追本溯源,其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点深入人心,大学生即使不“仕”,至少也该是白领、教师等职业。这样的观点,也有职业高下的先天性评判。二是当前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市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策扶持有限、医疗教育水平较低,既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又变相地给大学生扎根农村营造了社会舆论压力。

应该注意,当前的大学教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已经渐渐嬗变为一种惠及全民的通识教育。大学生的流向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在城市人才竞争激烈、消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一部分大学生从城市回到农村,实现人才分流,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的个性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预见的是,在人才的溢出效应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城市大学生反哺农村发展,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逻辑必然。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才让这样的“反哺”变得更有计划性和智慧优势,也更容易成功。大学生利用自身的学历优势、经历优势、互联网背景、交集圈等种种利好,将这种个体性的自发创业整合成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市场化拓展,其集约型密集型更显著。比如采用“公司+农户”和自动化灌溉的华阴创业大学生刘鹏涛,比如建设家庭电站实现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株洲大学生李游。他们要么结合了专业优势,要么契合了时代发展趋势。假如不是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优势从何而来?从这种意义上看,大学生回乡创业,也是一种人尽其才的体现。

当前,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但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种种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农村,正热切地渴望着拥有新技术、懂得互联网、观念大胆思想新奇的各类人才。通过大学生这类群体,让城市与农村搭建一条信息共享、发展共享、观念共享的新渠道,让改革创新的红利助推农村面貌脱胎换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光发热的舞台,更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归根结底,大学生在哪里工作,具体做什么,无论是卖猪肉、卖米粉、种果树,都是他们的自由选择。只要遵纪守法,这样的就业选择就不应受到人们主观好恶的干涉。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回乡当农民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只要从事的职业于己有利、于民方便、合规合法,我们就应该宽容理性地看待。(文/汪东旭)

责编:姚凌、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