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年成为全球最向往留学目的地,中国要做什么

2017-10-24 08:26: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任何一个高水平的大学都不能关起门来办学,一定要有教师的流动,教师的流动,和跨国的合作。

图片1.png

中国过去五年民生成绩单 (图源:联合早报)

据中国之声报道,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10月22日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会上称,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地。近年来,中国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中国教育报》数据显示,如今,来中国求学的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教育、理科、工科、农学等专业。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国也成为各国专家和学者理想的学习与访问目的地。

根据教育部网站数据统计,2012至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连年增长,连续5年占GDP比例4%以上。其中,2016年,教育投入就达到了31373亿元。这5年来,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由2012年的1461.4万人增长至2016年的1578.2万人,增长率为8%。

中国不仅注重提高国内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优化配置,也注重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教育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走出国门,孔子学院在世界多个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高校也在世界不同角落开设了海外分校区。教育合作、交流和援助项目还在中国与世界不同的国家和重要的国际组织之间有计划地展开,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中外教育的融合与发展,还提升了国家软实力。

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国际化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大学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中最关键的一步。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任何一个高水平的大学都不能关起门来办学,一定要有教师的流动,教师的流动,和跨国的合作。

虽然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从外国来华学习和交流的学生和教师的数量考虑,数量并不多,因此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还处于较浅的层次。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四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华留学规模的增长:一是目前来华留学定价政策,对收费标准、调整幅度限制过死,使得高校很难通过向留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盈利,导致高校留学生招生动力不足;二是我国现行留学政策规定外籍留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直接在我国就业或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外国人才;三是在以往的教学管理中,国际学生往往由国际学院单独管理,课程设置、宿舍安排等都不能真正融入中国,难以形成文化吸引力;四是我国为非英语国家,又缺乏全英语教学课程,外国留学生来了多数要先学习语言,加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

对此,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分析称,要撬动来华留学市场,国内高校应尽快建设以英文为教授语言的课程体系、针对外国学生设立混合学制的学位课程,并改变落后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同时,在现阶段,来华留学的重心依然应该放在亚洲,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

此外,WEB学社分析,应从以下4个方面,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推动资源全球化。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跨国流动日益频繁,领先大学纷纷全球布局,因此高校应该引入更多优质国际教学研究人才和国际学生。

其次,促进筹资多元化。国内外顶尖公立大学筹资渠道非常多元(横向或纵向科研经费、学费、校友或社会捐赠等),降低了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有利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深化产业合作。高校与产业在互荣共生中共同发展。产业合作的主流不再是以创收为目的的短期合作,而是走向科研前沿且对产业产生深远影响的长期关系。

最后,实现教学数字化。近年来,网上课程平台层出不穷。2015年,500多家大学开设了网上课程平台。中国也应积极拓展这样的数字平台。(综编/海外网 刘思悦)

(综合中国之声、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搜狐网、腾讯网、《光明日报》等相关报道)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栾雨石、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