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印太战略”,美国“心不在焉”

2017-11-28 07:32:2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特朗普政府并未将“印太战略”理解为纯粹应对中国的战略设想,美国对华政策大框架也并不会因为日、澳、印的需求而彻底颠覆,制衡与接触并举仍将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方式。

QQ截图20171128073931.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

近日,澳大利亚发布外交政策白皮书,针对时局变化的亚太地区提出自己的理念主张,其中提及“印太”120多次,并暗示美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印太”在白皮书中反复出现无疑是对美国“印太”概念或所谓“印太战略”的呼应,也表明了澳大利亚担心美国从地区转移力量、急于“留住美国”的迫切心态。

事实上,着急的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同样担心美国过早“撤出亚洲”的日本。“印太”这一概念本身并不新鲜,包括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学者和官员都多次提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亦是这一概念的坚定支持和拥护者,因其与日本2006年提出的所谓“自由与繁荣之弧”颇为类似,其最终目的亦为加强地区制衡中国的力量。安倍在2016年8月非洲开发会议上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并在2017年2月访美期间向特朗普大力兜售,以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此后,特朗普政府逐渐接受“印太”这一概念,2017年6月莫迪访美后两国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就曾出现“印太”的表述。国务卿蒂勒森10月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关于“下个世纪的美印关系”的演讲以及此后的访印之行,也都多次提及“印太”,表露出美国针对该地区战略思维可能出现转变。

然而,与奥巴马政府主动抛出全面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同,特朗普政府对于“印太战略”并没有那么积极主动,甚至未能发挥引领地区盟友和伙伴的作用,而更可能是被日、澳等盟友“拖下水”,被动接受了这一理念,而不明确其中的内涵。特朗普在越南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的演讲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尽管在演讲中10次使用“印太”,但并无“战略”二字,其内容也未能超越贸易或零和的外交博弈。无论此后是否能够详细阐述、充实“印太战略”,特朗普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战略都将面临多重挑战。

第一,特朗普施政重点仍在国内,暂时无力考虑全面的地区战略。由于医改在国内频频受阻,税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大大延迟,国会两党对立、共和党内部分歧扩大、府会矛盾频频爆发,加之“通俄门”事件久拖不决,国内政治氛围牵扯总统过多精力,使其团队无暇顾及对外战略“顶层设计”。此外,白宫内部人事变动激烈,关键涉外部门岗位人员到位缓慢,直接影响战略出台速度与效率。

第二,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破坏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让地区战略失去经济支柱。TPP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政府退出TPP的行为本身就标志着“再平衡”战略在经济层面的死亡。特朗普亚洲之行再次表明,美国在经贸领域从多边转向双边的趋势还将继续,并在单方面追求更多公平与互惠,与所谓“自由与开放”的印太地区原则本质相悖,因而缺少支撑整个地区战略的经济支柱。

第三,地区盟友及伙伴各有考虑,并非“一条心”。由于日本力推的“印太战略”实际将美、日、澳、印列为重要战略支点,将韩国摒弃在外,韩国对这样的“印太”战略设计并不买账。韩国还担心一旦高调支持“印太”会导致近期出现改善的中韩关系再度恶化,因此韩国总统府11月9日就发表了一份持异议的声明,认为“印太”是否为合适的地区概念仍需协商。而印度则想利用“印太”战略机遇与自己的“东向行动”对接,提升自身在亚太地区影响力,逐步成为能够与中国抗衡的地区战略对手。东盟多数国家则在外交上不会明确“选边站”,常在大国间摇摆以求自身利益,难以被彻底纳入“印太”战略轨道。

日、澳、印推动美国实施“印太战略”各有算计,并不完全符合美国当前的战略需求。特朗普政府仍以“美国优先”为原则调整对外战略,仍以“结果为导向”寻求地区务实利益、将朝核及经贸作为地区战略重中之重。特朗普政府并未将“印太战略”理解为纯粹应对中国的战略设想,美国对华政策大框架也并不会因为日、澳、印的需求而彻底颠覆,制衡与接触并举仍将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方式。中国应通过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的方式继续扩大、深化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防范和化解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战略竞争。

(孙成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