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烂尾新闻”不该只是媒体

2018-01-01 11:05: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盘点“烂尾新闻”也应该是有关部门的责任。

据南国早报报道,2017年,我们做过不少颇有份量的舆论监督,公众也满怀期待有个好结果。遗憾的是,一些新闻烂尾了。为何会烂尾?是客观原因使然,还是主观因素作崇?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无意指责谁,而是给当初作出承诺的相关部门一个解释机会。

这些2017“烂尾新闻”盘点,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当初不止一次曝光一些路口没有红绿灯,或者是红绿灯损毁情况,有关部门做出安装承诺,可是至今还有地方“旧貌依然”。一个是,违章建筑问题,有关部门也表示将“迅速拆除”,可是已经进入2018年,违章建筑依然“骄傲矗立着”。

追问“烂尾新闻”,不是为了让谁难看,而是为了促进事情解决,而是为了找到不能解决的原因。盘点“烂尾新闻”释放着新闻人的责任。但是,盘点“烂尾新闻”不能只靠媒体激情燃烧。

出现“新闻烂尾”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比如一些事情不好解决,比如一些问题十分复杂。但是,最起码,不能让“烂尾监督”一直没有说法,一直沉默不语,既然当初媒体监督的时候,有关部门给出了庄严承诺,而当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有关部门就应该主动站出来,在岁尾的时候给百姓一个合理解释,要说说没有解决的原因是什么,遇到的阻碍是什么。话是开心的钥匙,只有把问题说给百姓听听,才能争取百姓理解和信任。

一到年底的时候,媒体都会盘点“烂尾新闻”。国家层面的媒体会综合考虑盘点“烂尾新闻”。地方媒体也会依据地方情况,盘点当地的“烂尾新闻”。这都是媒体的担当,也是舆论监督的责任。但是,要知道的是,盘点“烂尾新闻”不是媒体一家的责任。

每年都会出现舆论监督新闻。有反映司法不公的,有反映腐败治理的,有反映社会民情的,有反映城市建设的。有了舆论监督,才能促进问题解决。我们看到的是,一些部门的作风已经开始转变,由以往的“反对监督”变成了“接受监督”,由以往的“一再抵触”变成了“愿意整改”,这都是法治社会的巨大进步。

然而,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舆论监督的烂尾现象。这暴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原因是什么,都应该积极盘点“烂尾新闻”,而盘点“烂尾新闻”也应该是有关部门的责任。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应该梳理一下涉及自己部门的舆论监督,看看多少“庄严承诺”,至今还没有兑现,是遗忘了还是糊弄公众、应付舆论?(文/郭元鹏)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