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高校排队等面试的台湾高中生 (图源:环球网)
“最近好几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在建中读书的孩子,都要去大陆念清华,挡都挡不住,他们同学都在讲,念台湾大学不如去大陆念清华!”一名台陆委会的咨询委员在台湾媒体上这样感慨。
建中指的是“台北市建国高中”,相当于大陆的北京人大附中。不仅这里的孩子毕业之后想去大陆,连“绿色大本营”台南市的优质高中毕业生,也大批选择到大陆读大学,比去年激增了10倍。台湾媒体写道:大陆磁吸效应太强,台湾人赴陆年龄层已降到高中生族群,已不再是大学毕业后才去大陆找工作,优质台生赴陆读书势不可挡。
说来感觉很不可思议。笔者前些年参加“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时,有名台湾高中生告诉我,2003年左右他姐姐来参加夏令营,妈妈给装了很多方便面、卫生纸、牛肉罐头,妈妈说大陆生活苦,这些东西都没有,多带点。
如今,台湾高中生的妈妈带着家中最优秀的孩子来大陆高校面试,长长的队伍绕了好几个弯,也挡不住他们的脚步。原因无他,只是为了谋未来。
台湾社会多年来内耗严重,经济几乎没有成长。尤其是民进党2016年上台以来,两岸关系冰封,政治恶斗升级,经济建设“交白卷”,学生留在台湾,看不到希望。而大陆有优质的教育,活力的企业,可观的薪资,与国际接轨的机遇,有实现人生梦想的可能。“这是台湾的孩子们在用脚投票。”有位母亲这样评价。
“台生赴陆潮”的背后,是两岸政策激励和教育水平的此消彼长。大陆近年来对重点大学的政策扶持不断,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许多高校在大量资金及政策的扶持下全球排名不断往前迈进,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公布2018世界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名第27名。而反观台湾大学排名第198名,创下新低,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拜民进党这两年来的“威权统治”所赐,台湾高校发展滞缓,日益落于下风。“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政策,都对高校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今年的年金改革,有岛内校长感叹只能用“教授逃命潮”形容。这位校长说,年金改革今年7月上路后,他和学校会计室精算过,教授们月退俸少了近3万元新台币,所以不少60岁左右的教授考虑退休,转往有4到5倍薪资的香港、大陆或新加坡,“这是正在发生的事”。
而这些赴大陆读书的台生,多半是冲着要在大陆工作而来。“至少70%会留下来,而且不是台商子女或有亲戚在大陆,都跟大陆没有渊源,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有台生表示。
“人往高处走”是不变的铁律。岛内舆论早已有声音说,如果能生活得下去,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呢?正是因为台湾高教这几年被政治“玩完了”,看不到进步的可能,老师和学生才集体“出走大陆”。然而,面对民众的诉求,民进党当局不是努力自省和改变,反而极尽阻拦之能事,卡、限、查、扣,已是怨声四起。
民意如洪水。就像台湾学者邵宗海说的,蔡英文卡台湾民众到大陆发展的行为是在搞极权政治,是自我限制与自我封闭,年轻人出不去,又不给机会到大陆就职,这些人在台湾找不到工作,就只能自暴自弃,会引发一种不满的“愤青”,下次太阳花就不是对国民党了。(文/雷蕾)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关注“港台腔”微信公号,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责编:介瑾、李鹏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