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世界杯谣言真的无害吗

2018-07-06 09:40:20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摘要:常识性的谣言经长期传播,会造成公众的不信任和恐慌,进而降低安全感和幸福感。

娱乐化”加速谣言传播

“无害谣言”仅因网民觉得无伤大雅便会形成大范围传播吗?业内人士认为,自媒体的娱乐化特征“助力”了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杜兴彦认为,当下整个社会呈现娱乐化的倾向,而本次世界杯中广为传播的谣言类型也正是“新奇特”一类的。

罗昕指出,这种娱乐化的特征,恰恰迎合了受众猎奇、免责、从众等心理。

追根溯源可发现,这些假新闻的首发平台均在微信微博和短视频平台,原本是网民用来调侃的段子,一些自媒体未加考证进行二次传播,形成大范围扩散。

罗昕分析,“流量论英雄”的自媒体是世界杯谣言的主要载体。本就自带流量的世界杯话题,一旦出现夸张新奇的内容,更容易成为自媒体“蹭热点”的机会。

杜兴彦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传播者之所以明知故犯,是因为觉得这些谣言本身无害,因此传播“无害谣言”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大危害,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罗昕也认为,受众在接触时,即使心生疑虑,也可能因为娱乐没有危害、不用追责的从众心理而加以传播和扩散。

谣言止于智者

类似于世界杯的谣言,其实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如“新加坡电视台已经宣布了这一消息:今天晚上极度危险的、高辐射宇宙射线将会贴近地球通过……记得群发给你的朋友,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早已被辟谣,但在几年后,“新加坡电视台”又被改写成了“美国电视台”……这则谣言仍变着花样流窜在网络之中。

如何治理这些谣言?如何真正做到让谣言止于智者?罗昕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对谣言的分类分级和追责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谣言的生成和扩散;更重要的是,在媒介素养上,要让网友认识到谣言的隐蔽性和有害性,减小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危害程度。(田沐冉 王帝)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