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代表的不仅是救援队,更是强大的祖国”

2018-07-16 13:52:19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根据洋流测算,最后一名失踪者很可能也会在这片海域出现。

张晓田告诉记者:“蓝天的培训、救援都是免费的。队员刚刚入队时就会被告知,如果有海外任务,你能掏钱又有热情,那就去;如果没有钱,那就没有办法。即便如此,队员还是很踊跃。”

相比于蓝天救援队,公羊队显得“阔绰”不少。此次到普吉岛救援,他们携带了高科技的“多波束雷达(地形障碍物测绘)”“深海侧扫声呐设备”以及重型潜水打捞设备,价值总计约600万元。据徐立军介绍,这些设备并非救援队所有,“此类高科技设备可能多少年都用不到一次。我们的志愿者中有国家海洋二所的海底搜索专家,他们这次把设备带来了”。

出国救援仅靠强大的设备远远不够,充斥在整个行程中的“琐事”也需要解决。徐立军得知普吉岛沉船消息后,召集队员全速赶往前方,这意味着,要在短短几个小时里搞定飞机行程与海关事项。“举个例子,我们把这些高科技设备带出去,如果不跟海关沟通,很可能要被征税。而且按照行李重量托运规定,运费就要3万多元。这次我们经过与海关、航空公司协调,费用都免除了。”徐立军说。

在诸多海外救援需要依靠的力量中,张炳钩认为,最重要的力量来自当地侨胞。2016年厄瓜多尔发生7.8级大地震后,张炳钩所在的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联系了十几个侨团。“在中小国家,中国的侨团影响力很大,甚至可以接触到高层。那次,侨团帮我们联系到一架专机,将我们直接从机场送到灾区。”

“落后的不是技术,是管理”

中国民间救援组织的国际救援能力,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非常落后。”张晓田的回答透露着些许“不留情面”的意味。他告诉环环:“落后指的不是技术,我们在救援技术方面很先进;落后是在管理层面,体现在知名度与标准方面。”

张晓田说,在知名度方面,国外民间救援团队已发展了近百年,而中国的民间救援力量是近几年才有的,因此受灾国在申请国际救援时,通常会优先考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在标准方面,张晓田告诉记者,现在国外发生紧急情况时,很多国内民间救援机构直接对接受灾国,其实这样做不规范。规范的对接方式是通过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SARAG)。这是一个在联合国框架下运作,由灾害管理人员、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和城市搜救队员组成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国际援助,它会在INSARAG发布招募信息,民间救援团队通过招募,才可以用其名号到受灾国救援。

要想提升国际知名度,加入INSARAG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需要民间救援团队内部形成一套严格的标准来接受其审核。张晓田表示,目前中国没有一家民间救援团队进入该组织,“蓝天救援队正在努力成为中国第一个”。

为何必须走出国门

就泰国清莱洞穴救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7月初表示,中国民间救援人员自发积极参与到泰国失踪人员有关搜救行动中去,印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句官方评价给王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在国际救援领域,民间救援团队是“国家队”重要的辅助力量。“尤其是遇到大灾害,‘国家队’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比如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时,我们就曾去了几乎没人到过的小村子。”

在一次次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付出辛劳,也收获满满的感动。完成清莱洞穴任务准备回国时,绿舟救援队的队员孟志刚和曹彩宏在机场被泰国民众认出并团团围住,不少人送来各种当地小吃与饮料。其中一名送水的女士先是因语言不通离去,后来拿着手机挤回队员身边,屏幕上是由泰语翻译成的汉字:“非常感谢你们,希望你们身体健康。”

让曾经参与厄瓜多尔救灾的张炳钩至今难忘的则是来自一通当地华人的电话。这名华人当时十分激动地说:“孩子放学回来告诉我,老师上课称赞我们中国人了,说我们救灾很厉害!”

为何中国民间救援力量必须走出国门?徐立军对环环说:“我们是身体力行地在实践中国大爱无疆的理念。民间救援体现的是一种国际担当,这并非仅来自官方,而是来自人民。另外,国际救援是凝心聚力的催化剂,能让我们与海外侨胞、与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原标题:“这位同胞的遗体是自己漂过来的,似乎在告诉我们,‘别走,带我回家’。”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