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蜀西工”造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一座城,历经3000多年岁月更迭,“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座城叫邯郸。据考证,“邯郸”之名在秦代基本定型,一直沿用至今,这在中国地名史上实属罕见。
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邯郸先民就已在磁山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在悠远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邯郸孕育形成了磁山文化、赵文化、曹魏建安文化、磁州窑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记者走进邯郸市博物馆,从一件件文物中领略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和创新精神。
邯郸市博物馆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华大街中段,与“赵武灵王丛台”巍然相望。博物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磁山文化》《赵文化》《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邯郸古代石刻艺术》《中国磁州窑瓷器》等五大基本陈列,其中《中国磁州窑瓷器》陈列曾获2003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磁山文化陶盂、陶支脚
磁山文化,农耕文明里程碑
走进磁山文化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磁山人生产生活的场景,耕织、狩猎、采集果实,构成了磁山人原始的生产方式。记者注意到,磁山人居住的“房屋”独具特色。磁山文化遗址地处黄土堆积较厚、雨量较少、气温较低的华北地区,在这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磁山人“掘穴而处”,达到避风御寒的目的。
“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重大发现,是以粟作农业和定居生活为特点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现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奋斗精神。”博物馆副馆长陈斌介绍。
1976年在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开始的考古发掘,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动植物标本,还发现了约14万斤炭化的粟。粟(谷子)、家鸡和胡桃(核桃)三大发现,改写了我国乃至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邯郸被证明是世界上粟最早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养殖家鸡和种植核桃的地区。磁山文化堪称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开创种粟养畜新纪元。
从博物馆陈列可以看出,以陶质平底盂、鸟头形支脚为特点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铲、磨盘、磨棒为特点的农耕和脱粒工具,以长方形坑穴为特点的粮食窖穴,以陶、石器组合物为特点的祭祀或原始宗教遗迹等,构成了磁山文化的丰富内涵。
有意思的是,8000年前的磁山先民就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出土遗物中部分陶器、烧土块上的编织类纹饰和印痕间接展现了磁山文化的编织工艺技术。遗址中还出土了发笄(jī)、用于佩戴的蚌环、穿孔蚌饰等装饰品。从这些人体装束、器物造型和装饰来看,磁山文化处于原始文化艺术的萌芽阶段。
战国时期赵国铸造的三匹青铜马
赵文化,开放进取的雄壮诗篇
赵文化滥觞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延续至两汉,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至今,形成了独特的风韵。
邯郸曾是战国时期赵文化的中心,是赵文化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地方。这里产生了发达的冶铁、制铜、制陶等手工业,形成了繁荣的城市商业贸易,孕育了荀子、公孙龙、慎到等学术大师,涌现出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等一批英雄人物。赵文化是华夏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晶,是一种开放、包容、进取的文化。
说到赵文化,怎么都绕不开马。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造父御敌有功,被周穆王封到赵城后,以邑为氏,这是赵姓由来,造父由此成为赵国的始祖。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使赵国在政治上、军事上迅速强大起来,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方案,很快使赵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在赵文化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匹青铜马。它们形态各异,一匹作仰头行走状,一匹作低头伫立状,一匹作俯身觅食状。为了全方位展示这组国家一级文物,博物馆使用了旋转展台,便于观察这三匹马的每个细节。仔细端详可以发现,这三匹马的尾巴均打结,而且肌腱隆突、四肢发达、背部丰满、臀部强健、马颈有力,根据这些特征,专家推断它们是成年蒙古战马的造型,很有可能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产物。这三匹青铜马造型生动,刻画细腻,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青铜铸造艺术的精湛和审美特点。
博物馆另一件镇馆之宝是汉代“蜀西工”造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物以稀为贵,汉代是青铜器制造的末期,青铜器存世量少,制作如此精美的更是稀有。这件青铜器分乘盘和酒樽两部分,通体鎏银,纹饰鎏金。酒樽为直桶状,通高28.27厘米,直径35厘米,重9640克。腹部两侧透雕蟠龙铺首衔环,酒樽壁部采用细线镂刻手法,描绘出流云、鸟兽、奔鹿、羽人、西王母、侍者、奇花异草等神仙境界的生动画面。酒樽底部以熊饰作三足,装饰与乘盘足相同,熊以肩乘盘,张口吐舌,面相狰狞。酒樽盖隆起,上面三只朱雀展翅欲飞,十分精美。
酒樽是汉代贵族专用的高级酒器。它一般置于宴饮场合中间,由主人用勺为宾客盛酒。目前这种酒樽全国仅有2件,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
元代白地黑花时苗留犊枕
磁州窑文化,工匠精神典范
磁州窑火,千年不熄。磁州窑是古代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自北朝绵延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期间从未断烧,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磁州窑研究是一项国际性课题,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学者研究磁州窑。
据介绍,磁州地区的大青土并非烧制瓷器的上佳材料,这种土颗粒较粗,结构疏松,烧制出来的瓷器表面粗糙,呈灰色和灰褐色。正是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磁州窑的工匠们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在粗糙的胎体外表施加一层白色的化妆土,再施一层透明釉,在宋代烧成了磁州窑独特的白釉瓷。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磁州窑创造出了“白地刻花”“铁锈花”“珍珠地”“白地褐彩”“白剔花”“黑釉剔花”“篦划花”等60多种装饰技法,并不断改进配方,烧出了满天星、玳瑁、兔毫、鹧鸪斑等巧夺天工的窑变釉瓷器。磁州窑最具特色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集诗、书、画于一体,引领了瓷器装饰艺术的潮流。
邯郸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宋代白地黑绘“欲作高堂梦”文字枕,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磁州窑诗文枕。瓷枕长26厘米,高19厘米,椭圆形,周壁圆弧,顶面两端略翘,前低后高,平底。枕面白釉黑绘“欲作高堂(唐)梦,须凭妙枕欹”词句。诗文出自战国楚襄王游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的典故。
从普通的碗、盘等日用品到诗文枕、诗文瓶等高端文化产品,磁州窑瓷器以器型优美、装饰手法多样、色彩对比强烈、题材广泛、技艺高超著称,在艺术上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今天,磁州窑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马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17日 第 07 版)
原题:邯郸市博物馆 八千年文化一朝赏(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责编:姚凌、牛宁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