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债务危机,根在美元“剪羊毛”

2018-07-23 10:21:22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美国资本搞“剪羊毛”不是健康的资本流动,是美国霸权的具体体现。

据《经济学人》近日报道称,非洲整体目前的债务率为50%。由于去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经济增长放缓,非洲国家的税收收入看起来很难偿还债务以及逐年增长的利息。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出警告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正在陷入“债务危机”。

对此,印度以及西方国家一些人习惯性地将其与“一带一路”联系。他们勾勒中国借用主权债务强迫他国依附的“帝国主义形象”。质疑“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旨在实现中国帝国主义的野心计划。

要澄清所谓“中国债权帝国主义”,需聚焦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看待“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但不是唯一。在过去,就西方国家而言,外商直接投资(FDI)并不一定意味着跨国资本到别国投资建厂。很多资金可能只是出于避税或寻求高杠杆收益的目的流入他国。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希望以点带面,不仅能够走出去,更希望走进去,即帮助相关国家提升其产业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可以发现公路、铁路、电站、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之后,中国企业致力于推动产能合作项目以及健康、医疗、教育等民生项目,如产业园区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发展产业基础,一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二是出口导向,帮助这些国家换取外汇。同时,中国投资会带动当地私营部门投资,推动私营部门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

就债务与发展的关系而言,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有债务,有发展。第二种,有债务,无发展。第三种,无债务,无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不希望看到第二种、第三种,而是要努力做到第一种模式。不怕有债务,关键是债务要能够解决关键问题。中国国内也有很多城市,在发展关键时期有大量政府债,也曾为此饱受质疑。但要让时间来检验成效,即投资能不能找准发展“痛点”,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能够让相关项目产生“化学反应”。

有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政府负债构成比例为:38%来自商业银行,36%的债务属于世界银行、IMF等多边机构,还有26%的债务来源于其他国家政府。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属于后者,债务数量不大,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小。

第二,如何看待“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没有投资,没有健康的跨境资本流动就不会有经济复苏。

笔者去年赴荷兰、捷克、奥地利调研,奥地利经济界普遍看好中国同中东欧的合作前景。他们认为:首先,前几年投资少,是因为没有信心,现在经济总体形势向好,故投资加大。其次,企业很长一段时间推迟投资,但不能不投资,现在进入投资风口。可见,投资以及健康的资本流动是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路径。

与之相反,美国资本搞“剪羊毛”不是健康的资本流动,是美国霸权的具体体现。简单地说,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先向某国投入大量“热钱”,炒高该国的房地产、股市、期市、汇市等,当泡沫吹大后再将热钱迅速抽走,造成民众恐慌和跟风撤出,引发经济危机。然后这些金融资本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该国的核心资产,洗劫该国积累的财富,国际金融资本则赚得盆满钵满。最后,通过“剪羊毛”,国际金融资本还会控制该国经济,以达到间接控制该国政治的目的。在实践中,美国交替使用量化宽松与加息两手政策,维护其美元霸权,通过美元“剪羊毛”收割别国。

最近,英国朱比利债务活动研究机构公布的一份数据表明,南部非洲一些国家的债务在过去两年内增加了50%,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导致历次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美国利率回升所致。对所有新兴市场来说,美元加息意味着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将会不断提高,而且外资将加快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撤离,其货币很可能将短期内大幅贬值,没有外汇从国际市场购买所需产品,更直接停滞其出国,经济出现恶性循环。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