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芬太尼威胁”?美国信口开河

2018-09-18 09:26:40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为更好地对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监控,国家毒品实验室还开创了新思路。

美国的说法自相矛盾

与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无端指责恰恰相反,中国禁毒机构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管制力度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于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毒品在我国国内滥用小于国际滥用,而且管制难度非常大。在国际合作中,中国做出了很大努力,效率非常高,体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这种努力体现在中国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立法列管方面。2015年10月1日中国政府出台《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一次性列管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

据了解,对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列管需要专家委员会评估、论证等程序。而新精神活性物质替代品生产研发的周期非常快,新产品层出不穷。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副处长、国家毒品实验室博士花镇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的同事在侦办相关案件时,曾听到犯罪嫌疑人交流说“某产品”进入管制列表,警方已开始打击,应尽快换为非列管的品种。这是因为某种物质一旦进入列管名单再进行销售就是违法行为,一旦被查获将会面临非常高的刑法制裁。新精神活性物质只要轻微改变它的化学结构,就变成了不在管制之列的毒品药物,因此售卖者非常关注列管名单的变化,以此避开刑责。

“一般来说,进入列管名单的产品在一个月内会全部消失,而新品种的开发期约为两个月,经过半年左右时间会有稳定的新品种出现。”这种现实情况客观上增大了列管物质的难度。尽管如此,中国禁毒事业仍取得了“弯道超车”的成就,截至2018年9月1日,中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总数达到170种。国际社会关注的芬太尼类物质中国已列管25种,超过联合国列管的21种。

对于中国的努力,美国官方呈现自相矛盾的两种态度。和中国禁毒部门常年打交道的美国官员对中国毒品打击力度给予了充分肯定。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北京办事处首席联络官此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些年以来使用芬太尼类毒品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问题,中国禁毒部门与美国缉毒署展开联合行动,采取了良好的合作措施,帮助美国应对这个问题”。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前署长罗查克称“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美缉毒署两任代理署长卢森伯格、帕特森都专门致信中方表示感谢。美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美国负责国际反毒品和执法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沃尔什均正面肯定中方管控芬太尼类物质,认为这种努力帮助减少了对美国的危害。

探访中国国家毒品实验室

禁毒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既无法独善其身,也无法像“孤胆英雄”一样解决这个世界难题,在禁毒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美方表面上不断对中方提出指责,实际上双方的合作从未停止。作为技术支撑平台,成立于2008年的中国国家毒品实验室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中美合作的互利共赢。

中国国家毒品实验室即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实验室,悬挂在实验室门口的巨大警徽给人威严肃穆之感。走进实验室,《环球时报》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几百平方米的空间内排列着各种检测仪器,检测台上堆满了各式瓶瓶罐罐。但这个看似普通的实验室已成为中国禁毒领域的一把利剑。来自该实验室的许多检测结果为很多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支撑,并负责新精神活性物质监控和提出列管名单。

据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副处长、国家毒品实验室博士花镇东介绍:“实验室主要承担大宗缴获毒品溯源和特征分析,未知新型毒品的筛查和危害性评估,以及通过高危人员毛发和城市污水样品监测毒品滥用情况,涉及禁毒领域的各个方面。”

在这其中,新精神活性物质列管名单就是从成千上万次检测中诞生的。《环球时报》记者在实验室的废弃垃圾箱内看见四五箱检验所用样品瓶。花镇东说,每个样品瓶都代表着一份检测过的样品。据介绍,一般公安机关和海关在国内及出口邮包中查到藏匿其中的可疑不明物体,会将样品送到毒品实验室。在实验室的一份送检样品表中可以看出,送检样品要登记明白名称、形态以及留检重量,送检目的包括成分鉴定、含量鉴定等等。花镇东说:“我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利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检测。在所有的不明物体检测中,在一段时期内如果某些物质反复出现的频率很高,这种物质就会进入我们的重点监控,我们会定期提交建议列管的物质清单,启动相关物质的列管程序。”

2017年至今,国家毒品实验室对近2000份可疑样品进行了筛查,确认其中1241份含有新精神活性物质,其中含有已经列管成分的174份,占14%,含有新的未管制成分的1067份,占86%。在未列管成分的样品中,最终又确定32种新的列管物质。这32种物质的管制从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新列管的32种物质中,有8种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吸食效果和大麻类似,在一些娱乐场所被做成巧克力、饼干的样子,或喷涂在烟丝上。在这些物质被列入管制之后,对贩卖者就可以进行严惩。

除了对国内毒品非法生产和走私情况的检测,国家毒品实验室也是国家禁毒办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花镇东和美国缉毒署实验室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很熟悉,他表示:“最初实验室建立的时候,美国缉毒署给予了很多技术方面的支持。”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国家毒品实验室已和美国缉毒署实验室并驾齐驱成为第一梯队内的毒品实验室。

为更好地对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监控,国家毒品实验室还开创了新思路。在一间独立的研究室内有一台核磁共振波谱仪,这台售价几百万元的仪器在很多科研院校和企业都会出现,是确定有机物化学结构的利器。据花镇东介绍,国内卖家在开发新结构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时,需要借助该仪器确定合成物质的化学结构是否与设计相吻合,同时国外买家也时常要求提供产品的测试谱图,作为质量证明。因此中方提出请美方核查中国购买该仪器的客户清单,并将结果通报我方。目前全国共有2000余台同类设备,我方通过对提供对外测试服务的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管控,可以及时发现涉及制贩包括芬太尼类物质在内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线索,实现打击关口前移。“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发现了一些线索。”花镇东表示,他们正合作开发一个自动比对软件,该软件研发成功后检测效率将进一步提升。(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