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霸座频频上演,谁给的底气?

2018-09-23 10:33:57来源:央视网
字号:
摘要: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高铁霸座”事件,引发了社会的不小关注。这些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文明出行,也让人们产生了不少担忧。

据央视财经9月23日消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高铁霸座”事件,引发了社会的不小关注。这些或是找五花八门的理由借口,或是理直气壮、硬要霸座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文明出行,也让人们产生了不少担忧。

霸座现象为何反复出现?霸座男霸座女们为什么对公共秩序视而不见?被霸座的乘客难道只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此类事件又该如何终结?9月22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以及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深入解析。

以下是文字实录:

新闻链接:一个月时间多起“霸座”事件爆出】

8月21日:G334,孙某强占他人靠窗座位并拒绝沟通

9月17日:D353,某大妈持无座票强占他人座位、抓伤劝阻乘客

9月19日:G6078,周某持过道车票强占车窗座位

高铁霸座频频上演 谁给的底气?

岳屾山:高铁霸座违法成本低 执法成本高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岳屾山:按照治安处罚法规定,情节较重的才会处5-10日拘留。可能从朴素的价值观上来判断,觉得这些霸座行为挺恶劣的,但是这一次直接拘留,回头碰到比这还恶劣的,又该怎么办呢?所以说行为和处罚要相匹配。什么叫情节较重?比如孙某6个月以后又霸座,这就属于屡教不改,情节较重,这个时候拘留可能就是恰当的。但是从经济上算一笔账,200块钱可能就一顿饭,对霸座的人没有多大意义,所以经济处罚的上限要做一些调整。

这是违法成本的一面,另一面,还有执法成本比较高,列车上安全员并没有执法权,没有办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罚款,只能劝导。虽然说有乘警会相对好一点,但没有的时候,差不多就都是事后处罚,回头各种调查,你从湖南到湖北了,我得再到湖北调查你,这个执法成本太高了。

霸座频出 到底侵害了谁?

岳屾山:侵害个人利益的同时扰乱公共秩序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岳屾山:这种损害的后果其实很容易让大家觉得,如果霸座的人真的成功了,他就坐到终点了,谁都请不动,最后变成谁不要脸谁占便宜,这对整个社会对于道德评价,价值的这种判断,会产生很大问题,以后是不是脸皮厚点就能占到便宜?

高铁霸座 如何终结?

王冠:让不守规则的成本可量化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社会进入到高度商业化市场化的今天,规则意识应该时时刻刻嵌入到每个人的言行中。所以,要进一步增加违规成本,建立征信联动机制。可能不光是不能买火车票出行,现在各个行业的征信数据和体系都在建立,包括交通、银行、支付宝、商业平台等,那能不能建立更为综合的征信体系联动?让不守规则的成本可量化,让人清晰地看到,今天的无赖行为日后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而并不仅仅是边上人的一些斥责。

岳屾山:提高违法成本 不能让人通过破坏规则获益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岳屾山:违法成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惩罚标准不能一成不变,罚就要起到作用,或者该拘就要拘;还有一种,执法人员要及时执法、严格执法,让人明白,只要做了违法的事,就要受到惩罚。另外需要明确的是,法律和道德是有落差的,守法了不一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在法律可以约束的范围内,更要有强制力的机关在后面做保障的执行。同时,也可以考虑针对不文明现象做更细致的法律规定。

王冠:要扫自家门前雪 要管他人瓦上霜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今天当然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但也不要陷入法律万能主义。法律是一种它律,文明是自律,这两者之间要有机结合。大家最熟悉的成语叫做众怒难犯,如果我们每个人碰到类似事情都能够勇敢站出来,至少是建设性沟通,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都选择了冷漠甚至选择了忍让,仅仅靠有限的执法人员,可能真的无力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推动整个法制和文明程度的进步。

王冠:全民关注体现秩序意识提升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全国高铁的月均客运量差不多是1.5亿人次,虽然短短一个月出现了至少三起高铁霸座事件,但总的说还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这样的事情有着非常强的传播力,更关键的是它有很强的代入感,大家会觉得社会进步到现在了,怎么还能出现这种事,我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等等,再加上包括主流媒体也都在积极讨论这个问题,所以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规则和秩序意识的渴望和提升。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