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战术、闪电战……美媒在一战找到现代战之源

2018-11-16 08:01:28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摘要:发生在1914年到1918年的那些惨烈战斗孕育了后来一系列新的战争,而且一直影响着时至今日的作战方式。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8日发表了题为《重新发明战争》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军事史中心主任杰弗里·瓦夫罗,以下是文章摘要:

本周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过去了一百年。那场战争导致1000万名军人阵亡,全球32个国家卷入其中。一战原本应该是“可以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然而结果恰恰相反:发生在1914年到1918年的那些惨烈战斗孕育了后来一系列新的战争,而且一直影响着时至今日的作战方式。

“进攻崇拜”失效 阵地作战徒劳

在大众记忆里,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看成是发生在西部战线静止战壕里的战争,一场浸染在泥泞与血肉中的四年鏖战。但事实上,面对公众舆论压力的军队将领和战时内阁都像现在的我们一样,意识到阵地战是徒劳无益的。他们一直想方设法控制伤亡,希望在战场上重新树立突击性和机动性。

战争开始时,欧洲主要国家军队都接受了“进攻崇拜”思想——这一战略非常愚蠢,以至于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讲了那句著名的讽刺人的话:“战争太重要了,所以不能交给将军们。”重视进攻的思想源于1870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当时咄咄逼人的德国步兵忍受了巨大伤亡,将法国人赶出防守阵地,打赢了战争。

到1914年,各大国依然认为,重拳出击与承受惨重损失(所谓“短兵相接”战术)是取得胜利的关键。然而,机关枪、速射炮等新式武器的出现使1870年那样的大规模进攻演变成自杀行为。一战头一年就出现了惊人伤亡,重创法国与奥地利军队,消灭了小股英国远征军,迫使进攻中的德国人采取守势。

为适应新情况,各国军队建造了庞大的战壕网络,以抵御敌军炮火。为了恢复攻势、赢得战争,作战人员努力研究新战术,各自取得了一定效果。英国指挥官道格拉斯·黑格试图通过两场大规模攻势打破僵局(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和1917年的帕斯尚尔战役),将火炮的应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这两次战役都没有达到目的,英军伤亡惨重(索姆河战役伤亡42万人,帕斯尚尔战役伤亡30万人),引发伦敦政治地震。

法国陆军1917年发动的尼韦勒战役原本有望通过压倒性炮火赢得战争,但也以失败告终,因为德国人把战壕挖得更深,躲过了首轮密集炮火。法军伤亡20万人,导致士气崩溃,引起公开兵变。

开启“军鼓火力” 采用“渗透战术”

战争的最后一年引发新军事思想浪潮。美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德国人知道自己必须赶在上百万美国陆军投入战场前打赢战争。法国人和英国人则必须想办法将德国人赶出其占领的法国和比利时领土。法国和英国的办法是投入更多火力以及首批坦克。

相比之下,德国更依赖人而非机器。他们的新式渗透战术(在1917年对付俄国人和意大利人的行动中取得了惊人成功)将突击进攻重新带回静止的战场。德国人没有用持续一周的炮火来预告攻势的到来,而是悄悄集结炮兵,开启“军鼓火力”(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听起来像是在敲军鼓)。然后,德国人会派出突击队(受过训练的突击师)“拥抱”火力网,直接打击敌军战壕乃至更后方的目标。

1918年初,德国人在索姆河老战场对英法军队采取“渗透战术”,险些将后者击溃。从小山顶上观察德军猛烈攻势的英军上校富勒(机械化战争的早期倡导者)指出,假如德国人使用坦克而非容易疲劳的步兵发动进攻,他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富勒认为那样的话,德国人肯定会赢得战争,德国的“渗透战术”能够给予崩溃的协约国部队“致命一击”。

这一军事思想包含了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采取的闪电战战术的种子:在摩托化步兵与炮兵、近距离空中支援以及伞兵的支持下发动装甲攻势。这样的进攻能够引发恐慌情绪,使敌军在被实际摧毁前就已经陷入崩溃。海因茨·古德里安、埃尔温·隆美尔、埃里希·冯曼施坦因等等成长为二战重要指挥官的一战德国老兵将此类攻势(指首先在敌军中间制造恐惧和混乱)视为取胜的秘诀,推动速度与决断重新回到战场上。

法国人则吸取了相反的经验教训。他们曾在1918年德军的攻势下濒于崩溃,但最终利用自己的联合作战战术,即所谓的“定向战场”战术,击溃了德军。协约国军队挫败德军攻势的方法是将预备队隐藏在“军鼓火力”范围之外,迫使德军突击队穿越空无一人的战场。在疲劳与协约国炮火的作用下,德军人数大为减少。然后,以逸待劳的协约国军队发起反击,一举扫清德军残余部队。

“大纵深”已萌芽 “闪电战”受触发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领导法国军队的菲利普·贝当元帅将马其诺防线(这个在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防御体系由无数堡垒和掩体组成,耗资巨大,相当于封锁了280英里法德边界)设想为能够阻止德国人的“现成战场”。假如德国人通过防线上唯一的缺口(比利时边界)发动进攻,法国军队就会挺进比利时,像1918年时那样投入作战——以炮火痛击德军进攻部队,然后法国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谨慎发起反击。

这一战略在法国人当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批评。法国国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比例最高,再也不想走到马其诺防线外面冒险。有位直言不讳的反对者是老兵夏尔·戴高乐。他主张建立一支机械化部队,通过积极的机动能力打击德军,并且能够迅速采取干预行动,支持捷克人、波兰人等距离遥远但至关重要的法国盟友。但是,戴高乐的观点被压制了,主要因为其想法威胁到法国军队的结构和体制。

1917年,仍是上尉的戴高乐被关进德国战俘营,与一位名叫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的俄国中尉共用一间牢房。俄国人逃出战俘营投身布尔什维克革命,最终成为1920至1921年苏联入侵波兰时的指挥官。在曾经挫败拿破仑以及一战德奥军队的同一片土地上,图哈切夫斯基发展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呼应了英国人富勒的先见之明,并且影响了德国闪电战的发展。他一路冲向华沙,忽略后勤和侧翼,把一切赌注押在了垂直攻势对波兰阵地的瓦解效果上。在1937年被斯大林清洗之前,图哈切夫斯基将“大纵深作战”理论变成苏联的军事思想。这一理论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击溃了东线战场的德国人。

如今的现代军队运用了改头换面的同类战法,旨在通过“震慑行动”摧垮敌军抵抗,哪怕双方主力部队还没有交上火。1918年首次闪现的这一理论在1940年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后被运用得越来越熟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一个世纪后,各国将领和战略家仍在吸取那场战争的经验教训。

原题:美媒解析:一战战术如何影响现今世界军事思想?

责编:刘思悦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