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只是人生小插曲

2018-11-23 06:51:2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丧,是人生的小插曲,奋斗才是生命的主旋律。现代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只要找对了努力方向,一定能够书写多彩的华章。

1120888222_14938667620791n.jpg

近来,“丧”“佛系”“人间不值得”似乎成为九零后的口头禅。

自2016年“葛优躺”作为年轻一代共享的文化符号风靡网络以来,“丧文化”逐渐从青年亚文化领域进入主流视线中。懒蛋蛋、四肢咸鱼、马男波杰克……在社交媒体上,“丧”文化借助漫画形象和各类表情包广泛传播。

伪装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人们就如同演员一样,预先设计、展示自己的形象,并进行表演以期获得好的效果。网络上,无论是网红青蛙pepe哭丧着的脸还是彩虹合唱团的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丧文化”的种种符号都呈现为一种可供消费的“亚文化资本”。一些青年人持有“丧”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营造一种自我形象。正如知乎网友对流行的丧文化的评价,“让大家心疼一下自己”“为了引起特定人的关注”是其主要的诉求。

事实上,所谓反传统、反说教、反主流的行为古已有之。中国的“魏晋风流”就是一群年轻人不谈国事,不讲民生,喝酒纵歌,追求清静无为,被批评为“清谈误国”。欧美等西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涌现的朋克、无赖青年、光头党、垮掉的一代、摩登族、嬉皮士、雅皮士等“丧文化”也从不同角度来呈现自身的颓废特质。

与“魏晋风流”或欧美的青年亚文化相比,中国现在的“丧文化”较少具有社会抗争的姿态,“我可以颓一会儿,我不必非要装作总是那么热爱生活。”它所宣扬的突破常规、不拘一格,无非是借助“丧文化”符号以戏谑的方式调侃生活,以获取群体认同。年轻一代面对现实的焦虑和彷徨在互联网上重新聚合,群体成员通过报团取暖,产生共鸣,生活的压力也因为所属群体对同一文化的分享而得以短暂释放。

危机

表面看来,“丧文化”不是洪水猛兽,既可以当作情绪宣泄出口,又可以当作失败的挡箭牌,“我都已经认怂,你还要说我怂吗?”这样一种以退为进的防御姿态看似能够避免伤害,但也容易落入得过且过、玩世不恭的陷阱。

危机在于,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会对决心和勇气产生巨大挫伤。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喊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轻易放弃;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叫着“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努力还有什么用”的人还能点灯熬油、加班学习。从“丧”到堕落,看似相距甚远,但每一次的下滑,就在选择坚持或放弃的犹豫瞬间。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负面情绪的扩散速率远高于正能量,这很可能会消解青年群体的前进动力。美国学者布罗迪提出,模因是心灵的病毒,人的意识和病毒传播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模因所具备的可复制的性质。九零后一代往往具有相似的生活阅历和认知取向,各类“丧状态”“丧表达”会使青少年在“不自知”的状态下成为模因传播和演化的“生存机器”。一旦失控,负能量爆棚。

成长

从代际维度看,“丧”似乎是每一代青年的宿命,没有哪一代人可以轻轻松松获得成功。七零后一代面对匮乏的物质条件和有限的学习机会,也曾烦闷、沮丧;八零后一代遇到市场经济的大潮,转企改制、高校扩招,也曾失意、彷徨;而成长于阶层分化初现时代的九零后,较早地感知到外部风险,看到了家庭背景与社会资源与对个人奋斗的巨大影响。而这就是这代人所必须面对的成长。

在个体与社会的剧烈碰撞中,“丧”是一种本能的应急保护机制——在互联网上,会找到共情的同伴;在线下生活中,会得到亲友的宽容,但久而久之,会使人沉浸在温暖的舒适区里,慢慢死去。“丧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习得性无助”和“自我反讽”只能作为暂时的安慰剂而不是前进的发动机。

丧,是人生的小插曲,奋斗才是生命的主旋律。现代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只要找对了努力方向,一定能够书写多彩的华章。(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孟庆川、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