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的路怎么走?关注“最美逆行军”

2019-02-13 07:33:2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改革之后的消防体制,意味着的体系的重组。就基层消防工作而言,其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高效完善的消防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213073259.jpg

【学习小组按】

“消防队伍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你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的训词还在耳边回响。2019年1月18日,合肥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孟鸣之因扑救火灾英勇牺牲,年仅23岁。2月5日,大年初一,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消防救援中队消防员刘乃夫执行任务过程中,为保护战友英勇牺牲,年仅25岁。

他们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2018年一声令下的集体转制也是这支纪律队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具体体现,如今的消防改革如何发挥更好的救援效率,避免更多的牺牲,我们请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吕德文教授结合他的调研谈一谈。

消防部队为何退出现役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根据方案,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列入武警序列,全部退出现役,成建制转入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

现如今,中央和省级的应急管理机构已经挂牌成立,地方应急管理机构正在筹组过程中。2018年11月19日,习近平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改革转制之后的消防救援队伍独立采用消防救援衔,建立相对独立的职级晋升体制。应该说,消防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且在顺利推进。但是,改制之后,基层消防怎么搞,人们对改革有什么期盼,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改制前,消防队伍实行“武警序列,公安现役”体制。从历史看,这一体制是成功的,且符合消防业务的基本规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亦碰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源自于军队建设的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改革要求,消防部队显然不适合再列入武警序列。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消防专业化要求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防业务急剧增长,原有体制已经很难满足需求。过去一些年来,全国各地都通过建立专职消防队伍的方式来满足社会需求,但这又反过来造成来自消防队伍内部的矛盾。

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改制后的消防队伍能否适应时代的需要?从我们的调研看,还有一些现实困难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包括:

荣誉感

毫无疑问,军人是最具荣誉感的职业,而这对消防队伍可谓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消防队伍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职业群体之一。碰到危险,消防员需要逆向而行。我们在调研时,基层消防员反复强调,这种职业荣誉感不能仅靠制服勋章,更不是金钱所能带来的。毋庸置疑,正是在“武警序列”,使得过去的消防队伍在无需单独塑造职业荣誉感的情况下,就有极强的身份感,这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

改制后,消防救援队要单独塑造荣誉感,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就如消防员说的,过去,穿着军装走在大街上,人们肃然起敬,自己也感到自豪,当然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但现在换装之后,“出门之后谁都不认识”。说实话,我们访谈的几乎所有基层干部和消防员,改制后都有点莫名的失落感。倒不一定是对未来有什么忧虑,而是过去的军人身份实在不舍。

纪律

无论是军队,还是公安,都是纪律队伍。消防工作可谓是准战时状态,需要24小时备勤,可谓是“养兵千日、用兵随时”。这是因为,对于特定区域而言,消防事故的发生还是比较普遍的,但何时何地发生却是无法预测的。在消防救援过程中,对消防员和消防队伍的纪律要求都很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客观而言,纪律是消防救援效率的保证。

过去,消防队伍实行部队的内务、纪律、队列三大条令,保证了消防队伍的战斗力。授旗仪式上,习近平主席也强调了:“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

但是,改制之后,以何种形式保证消防救援队伍的纪律性,还需要努力探索。

保障

过去,部队有完善的保障体系。尤其是这些年来,随着军队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消防官兵的待遇和职业前途也是比较有保障的。客观上,消防官兵的工资、津贴待遇都要普遍高于地方公务员,也高于公安队伍;并且,服役到一定年限,有一定的级别,转业后的待遇也非常不错。

改制后,地方上能否有效保障消防队伍,基层的消防人员有疑虑。受访的基层消防人员都表示,就目前的方案看,他们的待遇应该是有保障的,亦不会降低;但是,一些隐形的保障,如职业荣誉、福利津贴、转业优待、烈士抚恤等,却很可能受到影响。并且,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一旦改制后变成“军事化管理、地方化待遇”,就会出现错位,从而影响战斗力。

触角

改制之前,“公安现役”对消防工作最大的好处是,它有效解决了消防体系的“触角”问题。消防队伍不仅要承担应急救援工作,更要承担诸多灾害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而在实际工作中,预防和管理工作得大量依靠公安部门去协调,乃至于直接承担。比如,消防队伍一般只承担重点消防单位的管理工作,而那些“十小”单位则由公安部门承担。尤其是在农村,消防工作几乎都由基层派出所承担。

基层消防工作者普遍担心,改制的应急管理部门,有没有条件承担起消防工作的“触角”任务?比如,基层派出所是农村地区唯一的24小时备勤的单位,消防延伸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是没问题的。新组建的应急部门能否在基层24小时备勤?如果要,则无端增加行政成本;如果不,则涉及到部门协调等问题。

如何建立高效完善的消防体系

改革之后的消防体制,意味着的体系的重组。就基层消防工作而言,其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高效完善的消防体系?

社会性

首先,如何有效解决消防工作的“社会性”问题?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这主要指消防工作要做大量的群众工作,包括消防安全教育、预防管理、行政审批等。现如今,部分行政审批、处罚职能转移到了住建部门,这给消防部门及改制后的应急管理部门减轻了不少负担。但反过来说,这很可能意味着消防部门失去了源头管理的能力,无形之中加大了消防压力。

比如,受制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影响,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很多场所是无法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但客观上又普遍存在。如群租房,几乎是所有城市的最大安全隐患,理论上,消防部门可以取缔,但实践中,几乎不可能。那些由消防部门直接管理的重点场所,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要低很多;而派出所代管的“十小”场所发生火灾的概率则大很多。改制后,曾被代管的这些场所,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专业化

其次,如何建立专业化的消防体系?客观上,在部队训练体制下,消防专业化水平都比较有保障。改制后,消防队伍的专业素养如何提升,是值得探讨的。

就我们的调研看,绝大多数地区的消防队伍,专职消防员都超过了有编制的消防员;但是,几乎每个地方的消防工作,都还是主要依赖于正式消防员。因为这涉及到两个群体工作积极性和吸引力的问题。

客观上,两个群体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不能指望专职消防员的战斗素养和工作积极性能和消防战士一样。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过去的消防员服役到一定年限即可退役转业。如今,不存在转业和退役一说,可谓是建立消防员的职业终身制,这虽然有利于消防队伍的经验积累,却未必对消防员有足够吸引力。

总而言之,消防专业化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既涉及到队伍职能、管理等问题,又关涉到每一个消防员的晋升、前途、待遇等。

抓重点

简单来说,每个地方的消防形势不一样,简单按照自上而下的职能设定去开展消防工作,肯定会出不少漏子。比如,有些地方的农村地区较广,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留有不少木质房屋,消防工作的重点理所当然是防止木质房屋的火灾事故。为此,消防部门需要和电力部门配合改电,和国土部门配合避免新建木质房屋连片,还要和地方党委政府配合,创造条件改善群众的用火习惯。这些工作甚是细碎,亦不在主流的消防工作范畴,却至关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各地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设计应急管理部门的职权设置、管理体制及工作重点,还是需要长期探索。

听呼声

消防改革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当前,首先要回应广大消防人员的呼声。就我们的调研看,基层呼声最大的是身份问题,这事关职业荣誉、待遇、社会地位等。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在物质保障上,还是精神鼓励上,应该设计出一套与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相匹配的标准。

其次要保证工作衔接顺畅。客观上,消防员需要较长的岗前培训。受访的基层消防干部说,2018年,有很大一批消防员和干部退伍转业。但是,2019年1月25日才刚刚发布消防员的招聘公告。这一批新招录的消防员,可能2020年才能上岗。加上基层新旧体制交替,如何保证消防队伍的纪律性、战斗力,也是一大挑战。

我们认为,基层消防改革尤其应该慎之又慎,多听听基层干部和消防员的意见,再作出符合地方实际的方案。

(来源:学习小组)

责编:刘思悦、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