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倡议开这场大会,背后考量很深

2019-05-17 14:21:1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更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这是习近平提出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意义所在。

【学习小组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习近平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一倡议是由习近平提出的,这个事要回溯到2014年5月,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中方倡议通过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方式,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为何要提出这一倡议?习近平指出: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习近平是怎样倡导文明之间对话的,我们可以从他的讲话中找到答案。

习_副本.jpg

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

谈亚洲渊源

亚洲很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谈到了璀璨的亚洲文明,过去,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现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无论是世界还是亚洲,形成命运共同体,都必须坚持两点: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首先,要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历史长河中,亚洲孕育了众多的古老文明,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等地,习近平认为:“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其次,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同文明之间,有友谊也有歧视甚至战争,但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是平等的,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明,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文明,习近平就指出:“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最后,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进步的动力。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更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这也是习近平提出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意义所在:“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讲交往故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讲话中,习近平提到了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历史上,还发生了很多跨越国界、跨越时空、跨越文明的交往故事。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讲述了一个文明互鉴的友谊故事: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冼星海来到古城阿拉木图,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冼星海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抗击法西斯,现在阿拉木图还有一条冼星海大道,树立着荷花为造型的冼星海纪念碑。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自不同文明的两个普通人,也会融入同一个梦想,习近平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中阿青年的故事,在他曾执政过的浙江,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在义乌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还和中国姑娘刘芳相识相恋结婚,两人将餐馆命名为“花”餐厅,寓意幸福之花、和平之花,穆罕奈德的事业蒸蒸日上,他说,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很开心,义乌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习近平把这个故事形容为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

对待不同的文明,需要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互帮互助。习近平提到过很多这样的交往佳话,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阿联酋政府捐款5000万美元所体现出的患难真情;文莱的“王总兵路”和蒲公墓,中国南京市的浡泥国王墓,都见证了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苏禄国王带着菲律宾人民的美好祝愿踏上通往中国的友谊之路,留下脍炙人口的佳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这也是故事里蕴含的不变的道理。

引经典谚语

在外交场合,为了拉近距离、更深刻地表达观点,习近平经常引经据典。

在哈萨克斯坦谈到国家安全时,习近平引用当地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表达中国绝不会牺牲别国安全来谋求自身的所谓绝对安全。

在印尼国会演讲时,习近平多次引用中国古语“计利当计天下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表达愿和东盟国家做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习近平还分别引用阿拉伯谚语“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乌兹别克斯坦谚语“空口袋立不起来”等,表明要把中国传统的“和”、“合”相处之道付诸实施,才能把友谊的薪火传承下去。

谈到中国和文莱的关系,习近平引用了文莱和中国的两个经典表述。他说,文莱有句谚语:“没有相互了解,就不能建立深厚情谊。”中国人讲:“人之相识,贵在相知。” 拉近了和文莱人民的距离。

2019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帕夫洛普洛斯举行欢迎仪式。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

当前,国际上有些人鼓吹所谓“文明冲突论”,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张目。习近平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就提到:

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我提倡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的话得到了希腊总统的积极回应。帕夫洛普洛斯批评了“文明冲突论”。他说,当前,国际上有些人鼓噪所谓“文明冲突论”,这是十分错误的。事实上,真正的文明之间不应也不会发生冲突对抗。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应相互尊重,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才是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和谐共处之道。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是选择不同文明间以邻为壑、加剧冲突,还是对话交流、和衷共济?习近平的文明观和中国提供的文明共生共荣方案将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编辑/鹤鸣

来源/学习小组

责编:吴正丹、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