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腔:粤港澳大湾区“大礼包”,澳门绝不错失

——“澳门:祖国统一的样板”系列评论②

2019-12-19 08:56:50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从“澳门所长,湾区所需”出发,澳门形成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四轮驱动的基本格局。

编者按: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澳门同胞当家作主,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广大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多元文化魅力日显,国际影响更加广泛,生动诠释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为回顾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澳门与祖国守望相助的时代风貌,讲好“一国两制”的澳门故事,港台腔推出“澳门:祖国统一的样板”系列评论。本文为第二篇。

83025aafa40f4bfbed78a90dec7093f5f6361887.jpeg

资料图:澳门大三巴牌坊。 新华社记者 虞东升 摄

回归祖国20年以来,在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澳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祥和稳定,民生持续优化,成为实践“一国两制”事业的成功典范。近年来,澳门不断加快融入祖国的步伐,成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委员会”,并将参与大湾区建设纳入澳门五年发展规划,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澳门所长,湾区所需”出发,澳门形成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四轮驱动的基本格局。

致力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助力湾区旅游休闲产业。源于澳门博彩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连同澳门历史旧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为进一步将澳门塑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形象,澳门特区政府配合非博彩元素的增长,丰富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旅客。澳门与周边城市共建大湾区旅游目的地,推广“一程多站”旅游。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和品牌,发掘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澳门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地方形成旅游观光链和一体式服务,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旅游路线,推动大湾区成员间客源互送、市场共享、信息互通,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市场。

夯实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助力湾区对外放开平台建设。2003年以来,“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先后在澳门举办了五届部长级会议,并于澳门设立了常设秘书处。当前,“中葡合作发展基金”总部已正式落户澳门。另一方面,澳门正持续建设中葡平台的“三个中心”,即“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和“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澳门特区政府正通过线上、线下一系列服务有序落实建设“三个中心”,向企业和投资者在开拓业务合作上提供支持。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澳门着眼于发挥“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的作用,以特色金融、会展、文化交流为发力重点,进一步谋求中葡平台角色的完善和丰富,促进中葡贸易投资,增强中葡金融、法律、会计和翻译等商务支持服务的提供,强化中葡双语人才和法律人才的培养,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的战略定位贡献澳门力量。

建设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助力湾区人文建设。众所周知,澳门有着丰富悠久的文化底蕴,东西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汇聚、融合,使澳门文化具有“以中为主,中西结合”的特色。依托澳门独有的文化优势,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除了“一中心””一平台”的发展目标之外,还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多元文化荟萃的舞台。利用澳门多元文化的优势,澳门着眼于在文化交流、民间交往等领域与其他湾区城市开展合作,促进湾区居民的相互交往,增强大湾区的凝聚力及向心力。澳门在建设文化交流基地的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三个重点,一是保育和活化澳门的文化遗产,除了对历史城区的保护和活化之外,澳门特别重视注重保护和应用澳门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推进文化旅游,加入更多文化元素,突出澳门的文化旅游,倡导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娱乐等旅游项目;三是强化文化产业。澳门特区政府将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文化交流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澳门统计局《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统计指标体系2017》分析报告,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总额由2016年的22.2亿澳门元上升6.9%至2017年的23.8亿澳门元。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助力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是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心。基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地位,澳门特区政府充分意识到,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才能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近年来,特区政府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原来中医药及芯片设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太空科学及健康科学等领域。根据澳门2018年统计年鉴的数字,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在2018年的财政开支是2008年的3.7倍。目前,澳门不仅集中了珠江三角洲西岸最主要的高等院校资源,更是拥有包括中医药、微电子、智能城市物联网,以及月球与行星科学范畴的四间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澳门特区政府在科技人才政策上有所调整,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加强科技人才引进的工作,着手研究设立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优才先导计划。澳门特区政府还不断鼓励高校、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调动高校、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合作机制,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鄞益奋,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长,港台腔特约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关注“港台腔”微信公号,浏览更多台港澳快讯与深度解读。


责编:孟庆川、毛莉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