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抗疫姗姗来迟,欧洲反思“错!错!错!”

2021-03-23 08:46:59来源:环球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德国学者马塞尔·哈森认为,欧洲国家过去几年缺乏疫情危机管理的经验,准备不足。

学不学亚洲,仍是个问题

西班牙埃菲社还将“一周年”的时间同时聚焦在2020年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大流行”,以及“周年纪念恰逢一个微妙的时刻——2021年4月4日复活节的临近促使政府继续收紧行动限制,避免如去年圣诞节后确诊病例显著上升的情况再次发生”。西班牙国家电视台的节目近日还提到,“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在无症状人群中广泛使用口罩后一个多月,有关是否应戴口罩的争论仍在西班牙民众中持续”。谈到疫情防控的未来趋势,节目最后说“疫苗改变历史”。

在反思经验教训与勾画未来前景方面,除呼吁民众戴口罩等细节外,法国媒体还担心,工业全球化导致欧盟国家过度依赖一些由少数国家控制的产品与原材料供应,因此呼吁欧盟应建立自己的卫生医疗物资供应链。从口罩到呼吸机、从疫苗到各种药物,法国舆论呼吁欧盟国家进一步迁回厂家、加强投资,改变依赖他国的局面。此外,法国医护人员还提出要求提高工资,改革公共卫生系统,解决急救病床数量不足、医疗急救设备短缺、关键药品紧张等问题。

英国已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接种了第一剂疫苗,对疫苗接种进展顺利的英国来说,还要警惕欧洲第三波疫情带来的冲击。据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在欧洲封城抗疫一周年纪念之际,整个欧洲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上升可能会在数周内给英国带来新的麻烦。法国《世界报》等认为,欧盟各国面对疫情没有协调一致的战略,无论是在边境限行方面,还是在禁足措施、抗疫物资分配等方面都各行其是,没有发挥欧盟的重要相互协助的作用。在疫苗接种问题上,虽然欧盟一开始充当协调人的重要角色,但后期由于疫苗供应链的问题却被人诟病。

一年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公开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有效举措,值得西班牙和欧盟研究与学习”。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西班牙一些地方政府在抗疫期间也在借鉴中国的经验,如马德里用体育场修建临时医院、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区设置健康码便于追踪工作等。西班牙《世界报》刊文反思说,相比亚洲国家采取的“抑制策略”,欧洲普遍倾向于“缓解策略”。记者接触的西班牙各界朋友大多表示:“抑制还是缓解,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两难。”

令人遗憾的是,法国电视二台等欧洲媒体不但缺少反思,反而仍盯着“新冠疫情起源调查”不放。谈及中国对外抗疫援助时,有的还从地缘政治角度大谈特谈中国如何通过抗疫获利。谈到“中国式抗疫”时,只强调“效率是建立在准军事措施之上的”。 这些舆论无疑对普通民众造成消极影响。“我认为马克龙与法国政府已尽责,因为没有人能从一开始就了解新冠病毒和疫情走势,他们的误判在所难免。”巴黎一所中学的教师米歇尔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他看来,政府不应过于听从医学界的建议,“动不动就对人们采取限制措施”。记者采访的巴黎大学生马克也强烈反对政府的“禁足令”,并强调病毒对年轻人危害很小,政府只要加强疫苗接种就可以了。企业家帕斯卡尔担心“禁足令”会影响经济发展,最终加大法国的贫富差距。从这些人的观点看,法国现阶段仍完全不可能借鉴“中国式防疫”。

德国学者马塞尔·哈森认为,欧洲国家过去几年缺乏疫情危机管理的经验,准备不足。同时,欧洲人在疫情扩散后仍“高高在上”,不愿虚心学习一些亚洲国家的做法,甚至还指责别国“不注重人权”。他认为,如果疫情得不到迅速遏制,会严重削弱德国社会的凝聚力,也将影响到德国今年秋天的大选。

3月20日,德国黑森州卡塞尔市发生有2万多人参与的反对疫情封锁措施的大游行。卡塞尔居民克劳迪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禁足举措摇摆不定,疫情看不到明显好转,她经营的商店无法正常营业、疫情援助金迟迟不到位、孩子无法正常上学,这些糟心事让她和很多德国人失去耐心,甚至感到绝望。她希望政府学习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防疫举措,尤其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加强社区隔离管理,真正落实APP跟踪等。(环球时报记者 陈晓航 孙微 青木 姚蒙)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