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放
《闪闪的红星》是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红色电影,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由李昂、李俊执导,王愿坚、陆柱国编剧,祝新运、赵汝平、高保成、刘江、李雪红、刘继忠主演。影片讲述了在上世纪30年代艰难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胡汉三吊打潘冬子,逼他说出父亲潘行义的下落。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柳溪镇,解救了潘冬子,在柳溪镇建立了红色政权。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军帽上的红色五角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潘冬子和母亲转入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为了掩护乡亲们,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变得更加坚强,积极参加对敌斗争。1938年,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准备开赴抗日前线。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他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踏上了新的征途。
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电影《闪闪的红星》,都看过不止一遍。在文化艺术产品匮乏的岁月里,这部影片是人们心中的一股暖流。它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洗涤了我们的灵魂,鼓舞、支持我们努力追求人生目标。
多年后,我成为了一名电影工作者,与《闪闪的红星》的创作者们成了同事,成了战友、朋友。作为一名研究电影的学者,从专业的角度看《闪闪的红星》,我不禁要问:这部影片为什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一代一代的观众,从看着潘冬子饰演者祝新运长大的一代人,到和他一起长大的一代人,还有和他的女儿年龄相仿的一代人,对这部影片的热情一直都没有泯灭。
是因为影片中那个可爱的孩子?是那诗一般的电影语言?是那宛若天籁的“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旋律?应该说都是。可真正撑起影片的,是影片的精神支柱,是那份信仰,那个信念。
《闪闪的红星》故事发生在疾风骤雨的上世纪30年代。我国有不少表现这一时期人民群众坚持斗争的影片,像《党的女儿》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理想、信念的坚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撤出了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几经拼搏,踏上了长征之路。但是还有很多人留在了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他们的处境极为困难。还乡团回来了,大清洗开始了,屠刀举起来了,坚持还是放弃?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孩子,都必须作出选择。如同影片中10岁的潘冬子,爸爸走了,妈妈被捕牺牲了,一夜之间,冬子从一个被父母疼爱的孩子,成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名小战士。影片中有一个非常抒情的段落:在游击队的营地,大人们都出去打仗了,冬子一个人在山林中烧水、煮饭。他到处寻找,捡来树枝,点燃火种,一把把地添柴。火苗越烧越旺,冬子的小脸上写满了自信,眼神十分刚毅。这场戏的拍摄也是小演员祝新运成长的一个印记。当时,他没有让大伙儿帮忙,自己一趟一趟抱着树枝走到锅边,费力地在锅里搅动着,认真努力地拍戏,体验着前辈的艰辛。
冬子成长的另一个段落,是在米店。冬子离开了老爹,当了学徒,他要养活自己,要独自应对恶劣的环境,包括回来的胡汉三们。在逆境中,他一直没有放弃理想,始终抱着信念,怀着希望。影片中两个孩子在米店窗口憧憬未来的情景,是公认的经典段落。在依稀的晨光中,冬子和小伙伴春伢子坚信红军会打回来,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冬子的眼睛放着光,充满自信,充满希望。这种自信,也代表了当年身处黑暗之中的人民群众内心的渴望和坚守。这种顽强精神,使人物得到了升华,也感动了不同时代的观众。
祝新运当时只是一个10岁的小学生。剧组的副导演在北京的各个学校挑演员,看中了这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可爱男孩,把他带进了剧组,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一扇门。祝新运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特别深情地说:我是在原八一电影制片厂长大的,厂里的前辈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样。他们教我如何演戏、如何做人,帮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可以说,潘冬子影响了我的一生。
《闪闪的红星》拍摄完不久,祝新运就参军进了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了厂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兵。后来他长大了,厂里送他上了大学。再后来,祝新运当了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团长。面对一茬一茬更年轻的演员,他拍戏时,总是尽可能把厂里的年轻人带上,给他们机会。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要把这红色的星火传承下去。
潘冬子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80多年了,《闪闪的红星》诞生也有40多年了。如今,那颗红星依然闪亮。更多的年轻人已经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枪,传承红色基因,续燃革命薪火,为国家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张 东,作者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主任)
原标题:那颗红星依然闪亮(我心中的红色经典)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21日 第 07 版)
责编:吴正丹、孟庆川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