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彭博社6月7日文章,原题为“从中国谨慎的消费者瞥见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尽管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都控制住国内疫情,但中国消费者依然保持谨慎。
虽然中国没有利用巨额刺激资金为消费者打气,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已使该国经济迅速重启,今年一季度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7%,然而消费复苏低于预期。经济学家指出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疫情造成储蓄分配不均,二是对疫情挥之不去的担忧促使人们养成更保守的习惯,并降低对服务业的支出。
虽然中国以每天约2000万剂次的疫苗接种速度在全球处于领先,且超过40%的人口已至少接种第一剂疫苗,但复苏速度仍有可能相对缓慢。
西双版纳茶农和店主李伟耀(音)表示,“现在游客少多了,即使进店也不愿掏钱买。”这种谨慎还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对50个城市的2万储户开展的一系列调查结果中。今年第一季度的调查显示,49%的受访者表示正增加储蓄,高于2019年第四季度的46%。仅有22%的人表示正增加支出,低于2019年底的28%。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中国问题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表示,尽管中国人在外出就餐等消费方面的支出相对滞后,但其他类型的消费能弥补此类差距。“消费增长不如GDP增长强劲算不上太奇怪”,他说,“然而,随着人们充分接种疫苗,我预计消费也将迎头赶上。”
中国家庭的总体储蓄水平很高,但分配并不均匀。其中一些储蓄进入楼市或高端商品。例如豪华品牌汽车的销售情况好于主流家用车。(王会聪译)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