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4日报道,中国空间站航天员7月4日完成长达7个小时的舱外任务。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出舱活动。分析指出,和13年前相比,此次出舱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体现中国载人航天能力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目前仅次于美国。全文摘编如下:
神舟十二号两名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4日早上8时11分起,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执行首次舱外任务。下午2时57分,两名航天员完成全部出舱任务后返回核心舱。
在舱外的约7个小时里,一名航天员为搬运货物和协助人员移动的机械臂安装工作台等设备,并站在机械臂上进行移动;另一人则靠舱壁上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两人也合力抬升了空间站舱外全景相机的位置,使镜头可以拍到更广阔的视角。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出舱。
刘伯明出舱后,望着广袤的宇宙发出感叹:“哇,这外面太漂亮了!”这句话随即登上微博热搜榜,网民也拿它与13年前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的话“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对比。
有科普博主指出,13年前的出舱任务仅持续十多分钟,当时位于辅助位置的刘伯明的头部和手部出舱,翟志刚出舱时还经历了多次打开舱门未果等“小插曲”。而这一次刘伯明能完全出舱,并从容不迫地赞美太空美景,体现了中国出舱行走技术的飞跃。
一位中国专家接受采访时分析称,执行长时间出舱任务,是组建和维护大型空间站的一个重要需求。2008年的出舱还只是处于技术验证层面,而这一次不仅在舱外停留时间更长,任务也更复杂。就连新一代舱外航天服也得到大量优化,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神舟十二号升空至今已有半个多月,该专家认为,此次载人飞行证明中国航天能力已从全球第二梯队上升到第一梯队,“中国目前和美国在经验和技术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中国航天员积累更丰富的出舱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室主任王焰磊指出,通过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名航天员在余下两个半月的太空之旅期间,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专家预计第二次出舱时将试验更多组装活动。明年中国还将发射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届时将有更多部件需要航天员出舱连接组装。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