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月12日发表题为《中国因素可能决定澳大利亚大选》的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学者托尼·沃克。全文摘编如下:
在澳大利亚的选举年政治中,2022年可能成为意义非凡的一年。
执政党炒作所谓“中国威胁”
今年是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1972年12月22日,刚刚当选总理的高夫·惠特拉姆宣布,他就中澳关系正常化与中国总理周恩来达成一致。他说,我们现在纠正了一个严重的外交政策错误。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这一历史性转折在当时并没有引发太大争议,因为美国也在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然而,50年后,中国正在以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成为澳大利亚大选中的一个话题。中国的崛起及其商机,曾意味着与北京保持建设性工作关系一直被视为一个两党共识问题。
然而,近年来,澳大利亚与这个重要经济伙伴的关系如履薄冰,中澳关系成为两党相互攻击的工具。因此,澳大利亚现在面临这样的问题:下一阶段如何处理与这个地区大国的关系?有望上台的工党政府应当如何调整对华政策,使其发展基础更可持续?
这并不是说政府将不可避免地作出改变。只是我们应当注意,澳大利亚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即在新的政治管理下,重启对华政策成为可能,而且肯定是人们所希望的。
澳现政府在选举中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并攻击反对党领导人安东尼·阿尔巴内塞在国家安全方面缺乏经验,这意味着如果执政联盟赢得选举,与北京的关系将依然困难。几乎每天都会有部长级官员攻击工党“对中国软弱”。这种策略让人联想起惠特拉姆时代之前的选举,当时,共产主义影响力势不可挡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被用来吓唬选民。
当然,当时与现在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如今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让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持续经济福祉的保证。2020年,对华出口占澳大利亚商品出口总额的39.6%,同比增长12.3%。这让部长们对中国的“持续批评”成为一种冒险之举。
工党应学习前辈经验
那么,面对竞选压力,阿尔巴内塞是如何反驳工党对华“软弱”之类的批评的?
迄今为止,他较为成功地反驳了那些企图将他描绘成“被洗脑的候选人”的言论,这些言论称,他一旦上任就会向中国让步,从而危及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
这位反对党领导人欢迎澳英美安全协议,该协议设想在未来某个时候建立一支核潜艇舰队。阿尔巴内塞一直努力让执政联盟攻击其国家安全经验的理由站不住脚。民调显示,他在安全问题上的支持率落后于莫里森。
民调还显示,在现阶段,不管何时举行大选,他都将是潜在的胜出者。因此,阿尔巴内塞应该回顾一下工党政府——不管是单独执政,还是联合执政——如何处理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地区和经济关系的历史记录。
毫无疑问,他一定会记得惠特拉姆的突破,毕竟这是工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也一定会认真思考霍克和基廷有效处理对华关系的那些例子。如果他置前总理陆克文的建议于不顾,那将令人大跌眼镜。
在处理对华关系问题上,朱莉娅·吉拉德的名字或许不太容易马上被人想起来。与阿尔巴内塞一样,吉拉德的政治经验仅限于国内。但在对华关系方面,她执政期间可以说是过去20年间最富有成效的一个时期。吉拉德在努力巩固对华关系方面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或许是,她在2013年初访问北京期间成功达成一项协议,将两国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
也就是说,与吉拉德同属工党左派的阿尔巴内塞应当关注她在对华关系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惠特拉姆宣布历史性决定50年后,2022年将提供一个反思的机会,反思澳大利亚应如何在不削弱与美国的安全伙伴关系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本地区中等强国和诚实中间人的作用。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