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专家:中国式现代化“令非洲着迷”

2022-03-18 09:24:15来源:参考消息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中国的快速发展令许多非洲人着迷。”恩杜沙班迪说,“中国式现代化已令数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中国的快速发展证明,不只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可以实现社会转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立足国情和实际,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非洲专家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着眼于对本国传统和现实的结合,与欧美的现代化道路相比,更值得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

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曾在中国学习、工作了5年。在华期间,他多次深入基层对地方经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等课题进行考察调研。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自己的认识。

鲁沙布瓦表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改革开放前,独立自主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让人民致富成为更重要的目标;近年来,中国更关注分配公平,也更关注人民的生计。

中国各级政府的“目标清单”和“权力下放”制度令鲁沙布瓦印象深刻,他认为这项制度确保了中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社会发展水平也迅速提升。

他在浙江调研地方经济时了解到,每年中央政府都会制定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等具体目标,然后再把这些目标层层分解到省、市、县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会制定详细的规划,以确保任务目标的完成。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近年来推进的“权力下放”,让各级地方政府有更大的施政权,能够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精准施政。

立足中国历史与现实

“中国采取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在未来的发展研究中将成为一个经典案例。”乌干达《新愿景报》记者、中非新闻交流中心研究员塔德奥·布万巴莱表示,在过去的40年里,很少有社会主义国家能达到这样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中国的经验表明,采取与西方不同的方法、有意识地对整个国家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可能的。”布万巴莱说。

谈及中西现代化的不同时,鲁沙布瓦认为现代化道路的“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明显不同。首先是驱动力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更多地为资本增值服务。但在中国,现代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如造福民生、鼓励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等,且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

其次是责任主体不同。“西方模式”强调小政府,更注重个人、企业在实现现代化上的责任。而中国政府承担了现代化的主体责任,为整个国家制定现代化“路线图”并予以推进践行。

第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着眼于对本国传统和现实的结合。“西方模式”认为现代化道路就是西式民主、完全的市场经济,所有国家都应该遵循这一模式。而“中国模式”则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这条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了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又有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

“道路自信”值得借鉴

与欧美的现代化道路相比,非洲专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我们需要的是合作伙伴,而非压迫者或殖民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是发展中国家可以效仿的模式。”鲁沙布瓦表示。

他指出,非洲国家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攫取殖民地的财富来实现现代化,而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有相似的背景,也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但中国只用了短短40多年时间,在没有剥削任何国家的前提下,就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完成了科技和基建等多个领域的全面现代化,这正是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

鲁沙布瓦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在三个方面向中国学习。首先是对腐败“零容忍”。腐败是发展的绊脚石。在许多非洲国家,腐败问题一直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顽疾。不仅侵蚀了国民财富,还会影响外来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其次是对创新创业的鼓励。中国各级政府设立了大量的创新孵化平台和创业基金,对年轻人创新创业非常鼓励。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多,创业热情高。这些国家应该学习中国,为年轻人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鲁沙布瓦说,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爱国主义教育。如果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民也能像中国人这样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么该国的现代化道路一定能走得更顺利。

卢旺达大学政治学教授埃里克·恩杜沙班迪表示,中国为那些希望获取金融资本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提供了新机会。这与一些西方国家相反,它们做投资选择时只考虑哪里适合干预,而非当地经济条件。

“中国的快速发展令许多非洲人着迷。”恩杜沙班迪说,“中国式现代化已令数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卢旺达应用政策研究员伦琴·鲁吉拉认为,复制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总是有问题的,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他说:“我们最应该向中国学习的是自信,对自己发展道路的坚信。”(参与采写:《参考消息》驻哈拉雷记者张玉亮、驻坎帕拉记者张改萍、驻基加利记者吉莉)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