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入场,欧洲人民币离岸中心“五足鼎立”

2015-01-26 07:04: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只有健全的流出和流入机制才能使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得以实现。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既需要通过建立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等方式帮助人民币“走出去”,也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民币回流渠道使人民币得以循环流动。

0.webp (1).jpg

本届达沃斯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达成一致,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为打造覆盖欧洲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铺平道路。

只有健全的流出和流入机制才能使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得以实现。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既需要通过建立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等方式帮助人民币“走出去”,也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民币回流渠道使人民币得以循环流动。当下,RQFII就是离岸人民币回流境内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也为进一步推进境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境内证券市场的投资需求打开机会之门。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截止2014年三季度末,当年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累计批准额度达到2800亿美元。

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大大加快,国际化形式也不不断拓展。一方面,中国不断拓展人民币既在亚洲之后,进一步扩大在欧洲的跨境使用。 2014年,中国已经与英国、德国、卢森堡、法国分别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与英国、德国和法国还分别获得8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额度。如果加上与瑞士央行刚刚签订的协议,欧洲已经形成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瑞士“五足鼎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格局。

另一方面,一个覆盖欧洲的人民币货币互换网络正在形成。事实上,在全球经济、全球贸易出现区域化联盟之后,金融和货币领域也出现以“货币互换网络”为代表的区域化联盟新趋势。近年来,全球掀起了货币互换的热潮,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签署更加频繁,这种以货币互换网络为基础的金融结构正成为一种新趋势。

2014年以来,中国央行分别与新西兰央行、蒙古央行、阿根廷央行、瑞士央行、斯里兰卡央行、韩国央行、俄罗斯央行以及泰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共计8500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央行已经与28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累计金额超过3万亿人民币。

当前,中国与欧洲、亚洲各国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核准人民币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协定货币互换协议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未来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角度,中国将更加积极地构建人民币互换基金池,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全球外部风险。在人民币“一对多”的互换、清算系统中,筹建互换资金池,可以极大地扩大这个系统,从而推进清算功能的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仿照国际清算银行,按照年度实行双边差额互换以及余额结算,既包括一个经常账目系统,也包括逐步建立一个资本账目系统,在直接的双边结算融资中,鼓励围绕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实行间接的双边互换,摆脱“美元陷阱”。

(张茉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