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腔】回归18年,香港内地边走边学

2015-07-03 06:56:1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坚守“一国”,尊重“两制”,这应该是香港与内地相处的大道理;至于小经验,我们真是要边走边学,学无止境。

香港

香港回归18年的纪念日,有港人携老带幼走进驻港部队军营,给操练中的“靓仔”们热情的掌声;有人注目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相伴升起,高唱“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也有人高喊口号反对基本法……笔者理解,这就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面貌。那些反对基本法的人也正在证实着基本法对“两制”的法律效应。

近日,香港有两项可信度较大的民调数字披露,一是港大所作的“中国人自豪感”的调查,港人对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比例略有上升,但尚未过半,“自豪”的以成年人为多,答“NO”的以青年为多;二是对香港新移民的调查,虽然拿的已经是香港身份证,但新移民认同自己是港人也不过半,只有三成多,数据分析显示,居港时间越久,对香港的价值观反而认同越低。

这两组数据很耐人寻味。看在内地人眼中,香港已经回归18年了,就是个BABY也已经长大成人了,内地这些年来不仅自身发展进步,而且不遗余力支持香港保持东方之珠的美丽,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不认同做个“中国人的自豪”?估计香港人也郁闷,在香港生活工作多年,为什么一些新移民还没有喜欢上做个香港人?

流行歌词有一句:因为了解而分手。还有一句生活金句:远看如梦似幻,近看一地鸡毛。人与一地的融合尚且不能顺风顺水,走近了总有磕碰,况且两地,况且是“两制”下的两地。要能做到因为了解,所以宽容;因为宽容,所以融合;因为融合,所以共赢。那是境界,需要时间学习和共同成长。

18年来,香港与内地可谓喜忧交缠、冷热起伏。回归后的香港迎头遇到风浪,先是亚洲金融风暴,后是非典来袭,中央政府出手支撑港元稳定,维护了香港的支柱──金融业,又开放“自由行”,令冷清的香港街巷再度繁荣。当时,香港认同一国两制的人数急升,涌现了回流潮。但接下来,两地来往日趋方便热络后带来的香港产子、“双非”学童、水货客等问题又让香港人越来越不耐烦。香港人不容忍小童地铁吃面、街边方便,内地人反感香港自视优越、用“穷亲戚”的老眼光待人……

如果就事论事,这些问题都会在政策调整和市民社会共同学习与成长中解决,并获得双赢。内地人可以从香港人的不耐烦中学会入境随俗,尊重旅游地的习俗法规,这对自身素质是一种提升;香港作为旅游之都,完善配套设施比如厕所,提升旅游的规划水平比如游客承载量,修炼更和善的待客之道,会成为更友好的城市。这些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边走边学边改善,双赢可期。

只是,香港有一种声音拉高了分贝,扭曲了本属正常的亲密中的摩擦,居然将全世界都会产生的游客的烦恼,上升为“光复香港”、“修改基本法”、“一国两制的失败”。香港自1997年已经“光复”为中国的香港,香港人的香港,现在要“光复”给谁?其政治用意掩饰不住。将摩擦夸大为矛盾,将矛盾激化为仇视,将仇视凝聚成与内地、与中央政府为敌,这样的结果,是绝大多数港人不想要的。老百姓过日子,希望太平祥和有钱赚,但也难免闹心失意有牢骚,可牢骚不能成为有心人士达成其政治目标的武器,相信经过一轮纷扰沉淀,老百姓都有这个智慧。

虽然摩擦不断,但香港与内地依然越走越近,宏观方面,香港融入珠三角经济区,在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图新发展;庶民生活方面,两地求学、婚姻、工作越来越紧密。正逢暑期,内地不少单位来了香港实习生,大家都多了新的选择与机会,多了“两制”下的经验与视角。

坚守“一国”,尊重“两制”,这应该是香港与内地相处的大道理;至于小经验,我们真是要边走边学,学无止境。(文/终年无休)

放眼两岸三地局势走向,独家评论港台时事热点,港台腔还有更多精彩分析。

qrcode_for_gh_0fc5cbdf446f_258.jpg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