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這場昆曲國粹,觀眾、主辦方和於丹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尊重藝術,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這是一個熱愛藝術的人應當有的修養,也是這場事件留給所有人的一個提醒。 |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海外華文媒體關注“明星學者”於丹近日在北大舉行的一場昆曲演出結束后,准備上台分享心得時,遭觀眾嗆聲下台。有評論認為,“明星學者”於丹為國學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沒,但明星效應是把雙刃劍,文化與商業的結合必須把握好尺度,過度的包裝與炒作,不僅會褻瀆高雅的藝術,也會傷害學者自己的形象。
歐洲時報網20日的評論稱,於丹在北大被噓,問題的實質是媒體和於丹本人過度消費了其“明星學者”的光環。
文章說,於丹當年因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解《論語》一炮而紅,同時帶熱了國學。然而,伴隨她的走紅,質疑之聲也不絕於耳。此外,媒體的熱捧以及她越來越商業化的出場,都讓民眾產生了逆反心理。
文章指出,明星效應是把雙刃劍,多元化的社會不會要求隻有一種論調,希望越來越多的明星學者在忙碌趕場之余能停下腳步,多聽聽內心的聲音,聽聽其他的聲音,不要透支了自己,也不要透支了公眾的信任。
美國《僑報》20日刊出評論說,一批文化學者能夠成為明星,這本身就是件好事。但文化與商業的結合必須把握好尺度,過度的包裝與炒作,不僅會褻瀆高雅的藝術,也會傷害學者自己的形象。
文章說,另一方面,作為觀眾,大喊“請下去”的不禮貌行為,也缺少了一份對發言人最基本的尊重。在筆者看來,如果不能苟同發言人的觀點,大可一走了之表示不屑,而沒有必要用起哄的方式哄人下台。如此一來,不僅有失名校“兼容並包”的光榮傳統,也給這場本可以享受美好藝術的夜晚留下了些許遺憾。
文章表示,面對這場昆曲國粹,觀眾、主辦方和於丹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尊重藝術,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這是一個熱愛藝術的人應當有的修養,也是這場事件留給所有人的一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