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西方接受中國復興帶來的機會,中西結合不僅可以互惠互利,數量和目標上的雙贏,而且可以互相改變,產生無窮無盡的價值和更大的共同利益。 |
中國和歐洲的相互吸引力與兩種古老文明的深度成正比,二者充滿活力的聯結甚至促成了第一次全球化:哥倫布往西航行以期抵達中國,結果打開了通往美洲大陸的大門。然而,兩個地區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戰略關系與雙方的相互認知程度並不相稱,亞歐大陸兩端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協同增效潛力有待挖掘。
亞歐大陸和太平洋從歷史、地理和文化角度來看幾乎處於完美平衡狀態,它們可以和諧共處,互通有無。但如果中歐之間缺乏了解和合作的話,亞歐大陸的活力將無法持久。歐盟帶著信心和雄心看待中國,這一點至關重要。其原因至少有四:
首先,中國的重新崛起是世界格局變化的一個主要因素。習近平的發言三次使用了“復興”這個詞,而第10屆中歐論壇的主旨正是分析改變全球權力分配的歷史走勢。2012年充滿了對中國社會的無端揣測和憑空想象。這些外部噪音與中國平穩推進領導層換屆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事實上,淪為“井底之蛙”的最快方式之一就是隻關注大趨勢下無關緊要之事。
1978年以來我們經常高估與中國政府相關的風險,而事實則毫不含糊地擺在我們面前:1980年中國經濟總量僅為美國經濟的7%,而目前則是50%﹔到2025年左右,中國GDP將超越美國﹔2045年,中國經濟的規模將是美國經濟的兩倍。
其次,有人可能沒有考慮到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相互依賴性將加強的觀念。危機無疑會對全球化造成影響,但去全球化只是一個學術假設,隨著科技的進步,全球之間的關聯和連通程度將提高。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問題的解決有賴西方的參與,反之亦然,我們同住在一個資源日益減少、人口不斷增加的星球,同呼吸、共命運。
第三,中國重新崛起並不意味著西方的衰落。中國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和西方的現代性從根本上是相容的。中歐之間的共性超過差異,對雙方以及包括前景光明的非洲大陸在內的第三方而言,兩者的潛在協同增效是正而非負。
第四,大家不應假設中歐關系必定是在相互對抗和互惠互利的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另一個范式可作為我們行動的引擎和指南針:中歐關系也可能是相互轉化的。
中國復興不僅可被理解為全球化的催化劑和一個整合因素,而且它打開了新的經濟、政治、外交、知識和藝術視野,從而擴大了地球村的面積。中國復興增強了中國人在世界上的代表性,也使5個多世紀以來在某種程度上一直在萎縮的世界體系得到擴張。
六個世紀以前,意大利文藝復興重新確認了人的中心地位,開啟了歐洲大陸進步、創造和革新的時代,而中國復興則發出了21世紀世界人本主義運動的信號。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復興決不應被視為威脅,而是新軸心時代的一個重要催化劑。
中國的開放令地球村更豐富多彩,如果西方接受中國復興帶來的機會,中西結合不僅可以互惠互利,數量和目標上的雙贏,而且可以互相改變,產生無窮無盡的價值和更大的共同利益。(作者David Gosset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歐論壇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