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諾貝爾文學獎就是一個文學獎,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意識形態的代名詞。在中國還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可以有無數的光環照耀在上面,但當我們有人得獎了,反而要淡定,讓光環隨風而去。 |
莫言到瑞典去領諾貝爾文學獎,應邀作了一個主題為“講故事的人”的文學演講,贏來了不少掌聲和笑聲,當然罵聲和噓聲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包括他此前有關“諾貝爾文學獎從來都是頒給個人而非國家”的話,也讓一些網友不太舒服。
掌聲也好,罵聲也罷,就像莫言演講中講到,講過的話會隨風而散,自從獲獎以來,莫言說自己一直“心如巨石,風吹不動”,而我們作為旁觀者,對於莫言及其獲獎的意義,實在也不必過分解讀。
“沒有節操”“個人英雄主義”“是不是准備加入外國籍了?”面對各種質疑,莫言說,自己是個看戲的人。網民的質疑就像“少年派”面對老虎時一樣,其實更多的是自己內心的反射,譬如對集體主義的狂熱,缺乏足夠的文化自信,對個人現狀的不滿,反射之后,此莫言早已不是彼莫言。
在國內略顯浮躁虛榮的社會風氣下,無論是拿了金牌的奧運選手,還是得了諾獎的文人作家,似乎最終都會成為國富民強的“符號”。莫言拒絕被“符號化”,不管是否刻意,我們都應該允許這種個體的自我意識。
諾貝爾文學獎就是一個文學獎,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意識形態的代名詞。在中國還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可以有無數的光環照耀在上面,但當我們有人得獎了,反而要淡定,讓光環隨風而去。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莫言為中國文學的困境找到了一條出路——“寫得好不獲獎”與“獲獎卻不愛國”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在接受世界各國記者採訪時,莫言用永遠做一個“農民的兒子”來堅定志向,希望用一己之力助推中國文學的矚目與發展……這些都是他鄉土情懷的表現,隻不過少了些我們習慣了的激昂語言的裝飾而已。
個人以為,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值得佩服。如果有更多人願意主動脫下華麗的外衣,告別“走穴”生涯的燈紅酒綠,回歸到書桌前,相信中國的文學會很有希望,中國的當代文化能更經得起歷史和時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