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我們不僅為國外消費者,也為我們自己生產高品質農產品,農業部門將會得到促進,農民也能得到較高收入。 |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12月9日發表文章稱,盡管2012年中國農業又一次大豐收,而且糧食生產已連續9年實現豐收,銷售給中國國內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卻依然是個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2012年中國糧食產量近5.9億噸,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約四分之一。FAO還說,中國2010年生產了世界56%的蔬菜和瓜類。然而,有農業專家近日說,中國內地最好的農產品都出口了,因為國際上對出口食品的標准比國內標准嚴格得多。
文章稱,同時,國內消費者卻常常受到劣質或不安全農產品的困擾。農產品種植者則往往無法將他們的產品賣出像樣的價錢。
山西省農業部門的一名官員說,中國應該遵守國際標准,向國內和國際消費者提供同樣優質的產品。他說,出口到日本的農產品必須經過240多道檢驗,而如果在國內銷售,隻需經過為數不多的幾項檢測。
他說:“如果我們不僅為國外消費者,也為我們自己生產高品質農產品,農業部門將會得到促進,農民也能得到較高收入。”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張正河教授說,即使價格較高,高端農產品也有巨大的市場。他說:“隻要質量足夠好,即使大米標價每公斤100元對今天的消費者來說也不算太貴。”
張正河說:“哪怕國內生產總值排名第一,人民卻因為食用劣質食品而飽受高血壓等疾病困擾,這有什麼意義呢?”
文章稱,日本旨在確保食品安全的肯定列表制度為食品中516種化學殘留物設定了標准。中國對其中的405種(約佔78%)化學殘留物都沒有制定相應標准。
此外,文章還指出,雖然中國最好的農產品都出口了,大量低端農產品卻隻能浪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馬驥說,過去7年中,有關農產品銷售難的新聞報道增加了一倍,很多農作物隻能爛在田裡。他說,自2005年以來,他的團隊研究了661個案例,在95%的案例中農民個體都受到了影響,因為農民受教育水平不高,不知道如何獲得市場信息。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李裡特說,盡管中國種植了大量農產品,農民們卻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因為大部分農民只是小規模耕作,所得利潤有限。
(注:本文轉載自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