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行業競爭壓力下,為了獲取更大市場利益,無論養殖戶還是屠宰企業,都有可能冒著風險以違法違規手段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這其實就是一種“市場失靈”的表現。而監管必須整體發力,才能避免不同地區監管力度的落差。 |
山東部分養殖場的“速生雞”未經檢驗流入百勝餐飲集團上海物流中心,此事經央視曝光后,成為牽動公眾神經的又一食品安全事件。
問題出在養殖戶和屠宰企業,但更應該看到,企業在多大程度上自我約束,以及這種自我約束能力的形成,取決於消費者組織、輿論和公民個人等的監督能力,更取決於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能力。
這次“速生雞”事件,之所以令人異常震驚和痛心,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眼下老百姓對食品安全問題比較敏感的情況下,一些養殖業主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消費者的權利和尊嚴連基本的敬畏感都沒有。這說明,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經濟訓練,況且還有那麼多教訓擺在前面,一些個人和企業仍然沒有培養出基本的道德和法治自覺,其處於原始市場階段的自治能力,和我們對企業公民的期待相去甚遠。如果市場活動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靠強力監管才能正常運行,那將極大地抬高監管的成本,這些成本,必然會直接和間接地轉移到企業和社會身上,最終都有可能轉移到每個消費者身上,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惡性循環。一個企業的短視,會毀掉自己,也會拖累整個行業。真不知道這樣的教訓還要重復多少次!
這次“速生雞”事件,無疑暴露了常態監管中的某些問題,這值得有關部門認真反思。在行業競爭壓力下,為了獲取更大市場利益,無論養殖戶還是屠宰企業,都有可能冒著風險以違法違規手段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這其實就是一種“市場失靈”的表現,矯正這種失靈最有效率的辦法,莫過於政府有力有效的監管。“市場監管”是政府的四大職能之一,對市場主體野蠻的逐利沖動,雖然消費者組織、輿論、公民個人等都有監督權利,但如果沒有“市場監管”的托底,其他所有的監督權利最終都有可能泡湯。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必須是整體發力,而不是局部發力,否則不同地區監管力度的落差,會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競爭,影響企業遵章守法自我約束的積極性。在競爭激烈的養殖屠宰行業,一些企業之所以不願規范自己,原因之一就是害怕自己的成本提高了,可能會失去競爭力。事實確實如此,如果一個地方嚴厲監督,其余地方則對違法違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無疑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隻有把整個行業整個市場都監管好,我們的食品安全才有保障,任何一個地方的放縱,都是在給整個行業的自我放縱創造條件,這對我們的監管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老百姓希望吃上安全的食品,這個要求不算高。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食品安全本身,它給老百姓帶來的那種緊張情緒,惡化了整個社會的信任體系,制造了一種互相提防的社會氛圍,扭轉這種態勢,靠企業的良知,也靠政府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