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使“城鎮化”成為輿論熱詞。城鎮化從本質上講是人的現代化、幸福化。隻有以改革的紅利破解城鎮化的“幸福密碼”,才能實現玫瑰綻放、毒刺盡除。 |
光山小學生被砍案還有揪心一幕。據報道,由於受傷學生多為留守兒童,他們的病榻前站滿了顫顫巍巍的爺爺奶奶,有受傷女孩說“不怕疼,就是想媽媽”。留守兒童缺失應有的親情與保護,是中國二元社會劇烈轉型的痛楚之一。城鄉的分割與對立,使得中國城鎮化的社會融合之路布滿“帶刺的玫瑰”。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使“城鎮化”成為輿論熱詞。城鎮化是現代化不可逆轉的潮流,“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其實,中國經濟的長期向好,最足的底氣恰在於廣闊的、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空間。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居環境的改善、消費能力的增長、基礎建設投融資的拉動,“農民變市民”的美好願景如同玫瑰般芳香誘人。
但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城鎮化也有“帶刺”的另一面。跨過50%的分水嶺,中國的城鎮化已經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面臨的問題也更為復雜:戶籍壁壘的堅冰仍然難以撬動,思想觀念的隔膜無法迅疾彌合﹔對一些“新市民”來說,鋼筋水泥的喧雜比不上綠瓦青磚的閑適,回望故土卻又屋地盡失﹔而“精英進城”之后的農村,又如何保障糧食安全與農業興盛?
回答這些困惑不能隻靠單一的發展,更不能坐等“發展起來再說”。城鎮化從本質上講是人的現代化、幸福化。“老市民”、“新市民”、“新農民”三者幸福指數能否同步提升,是衡量城鎮化成功與否的唯一標准。“中國要實現真正發展隻能依靠改革”,隻有以改革的紅利破解城鎮化的“幸福密碼”,才能實現玫瑰綻放、毒刺盡除。
改革必須沖破戶籍制度的藩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只是地理空間的簡單變更,最重要的在於身份的革新。讓農民變市民,只是走出了打破城鄉戶籍分割的第一步,而大城市與小城鎮之間的戶籍壁壘,或明或暗的就業歧視,依然阻礙著勞動要素的自由流動。激發市場化的磅礡動力,釋放自由競爭的精彩效率,才會避開城鎮化后可能產生的新分化與新對立。
改革必須守住耕地制度的紅線。一方面,大規模的城鎮化必定會催生大規模的建設用地需求,而無論城鎮如何規劃、產業如何布局,都絕不允許觸碰耕地的生命線。另一方面,對留駐農村的“新農民”而言,土地管理制度能否更加完善,是否會遭受圈地或強拆的威脅,人少了、地多了,科技富農如何跟得上,都是關乎“三農”穩定全局的緊迫命題。
從更廣闊的視野打量中國的城鎮化,直接牽動著幾千年來農耕社會的轉型與制度變遷。因此,改革不該是小修小補,更應著眼於改革紅利的普遍釋放,將追求幸福共贏的意識貫穿於城鎮化改革的全過程。當“農民”一詞是職業而非身份,“蝗虫”一詞不再用來蔑視都市外鄉人,幸福的城鎮化才會把留守兒童的痛楚塵封於歷史。
(作者為海外網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