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年末眾多超過賀歲檔影片中,為何“泰囧”猶如一匹黑馬脫穎而出,票房如火箭般躥升,究其原因,不難歸於其喜劇片的吸引力,滿足觀眾歲末娛樂消遣的需求。 |
賀歲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近日創造了單日票房破億的奇跡,受高上座率和好口碑刺激,始終牢牢佔據全國影院排片首位。在競爭激烈的賀歲檔,影院經理將超過一半的場次給了“泰囧”,依然擋不住排隊人潮。
在年末眾多超過賀歲檔影片中,為何“泰囧”猶如一匹黑馬脫穎而出,票房如火箭般躥升,究其原因,不難歸於其喜劇片的吸引力,滿足觀眾歲末娛樂消遣的需求。
賀歲片是指元旦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意在營造辭舊迎新,歡喜過年的氛圍。隨著賀歲片成為一種時尚,許多部國產電影全都擠在新年前后扎堆放映,盡管賀歲片的概念只是上世紀80、90年代才有的概念,那時一年一部賀歲片,看的讓國人津津樂道,幾乎每一個人都叫得出賀歲片的名字,更記得影片的情節和內容,馮小剛導演的賀歲片,從《甲方乙方》、《過把癮》、《不見不散》、《大腕》,一直到《手機》、《天下無賊》等,幾乎全都是喜劇片的一統天下,強烈的娛樂性和生活化,讓賀歲片在贏得人們廣泛贊揚和一致好評的同時,也贏得良好的票房收益。
電影檔期的細分,是市場走向成熟的標志,可以培養固定的目標觀眾,為影片制作、營銷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現在扎堆上映的賀歲片,完全忽視了觀眾和市場的需求,在歲末年初的2、3個月時間裡,集中上映幾十部影片,平均差不多每兩天就要上映一部新電影,各家電影制片公司都要擠上賀歲檔期,不管什麼題材和類別,爭著來分賀歲票房這杯羹,這種急功近利的短視做法,肯定造成嚴重的票房不均,各種題材電影的互相殘殺,怪不得有的賀歲片,影片觀眾連名字也沒有聽到過,就直接進了庫房的咄咄怪事。
電影賀歲化為吸引觀眾眼球,必須符合新年和春節特定的歡樂、喜慶、娛情的氛圍,過去10多年賀歲片成功的很大原因,可以歸結喜劇的題材、幽默值得回味的感覺,讓人看后視覺輕鬆歡快,但后來賀歲影片內容的局限性,形式的雷同化,純粹去迎合“傻樂時代”的賀歲喜劇片,讓其流失大量觀眾,記得近幾年每到賀歲檔,幾十部賀歲片扎堆上映,大導演、大制作、大明星都來搶賀歲檔,不管賀歲片應該具有的內涵和定位,到年底幾乎所有的電影院線,都在追求電影的票房,全然忽略觀眾的感受、電影應具備的屬性和功能,這難道是一種正常現象嗎?
讓觀眾開心快樂圖吉祥的賀歲片,才能最大限度的留得住觀眾,讓人心甘情願的掏錢,今年小成本賀歲片“泰囧”之所以成功並廣受觀眾歡迎,說明把賀歲檔“還”給喜劇片,讓觀眾在其中找到自己情感交流、釋放生活熱情的東西,有新年特定的聯系,充滿溫情和歡笑,更加珍惜親情友情、善待家人和朋友,更加認真的生活,這種賀歲片才是符合市場規律和傳播導向,才是創造有影響力、有質量和票房收益的多贏賀歲片真正的涵義和追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