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台媒思考死刑制度:若難廢 先慎判

2012年12月27日14:5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既然死刑存廢絕非容易的議題,何妨從慎判、精判死刑做起。或許有一天,死刑判決會消失,但那必須是社會共同的選擇。這種選擇,才不會再因特殊個案的挑激而有起伏。

台灣究竟應不應該廢除死刑制度,引發各方爭辯與思考。台灣《聯合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廢死的主張,強調重視罪犯的生命權,相對的,便難以兼顧被害者的生命權,與社會大眾對公道正義的感情。死刑存廢之議,從毫不遲疑地判決、執行,到廢死的萌芽、壯大,如今可說到了盤整、思辯的時刻。既然死刑存廢絕非容易的議題,何妨從慎判、精判死刑做起。或許有一天,死刑判決會消失,但那必須是社會共同的選擇。這種選擇,才不會再因特殊個案的挑激而有起伏。

全文摘編如下:

台南割喉案凶嫌一句“殺一個人不會判死刑”,攪翻台當局一年多未執行死刑的紀錄,6名死囚因而被送上刑場。這說明了社會文化底蘊對接受死刑廢除,還有相當的距離,遇有殘酷罪犯挑舋,死刑囚籠便要少掉幾人。

就在這種氛圍下,台“最高法院”首度召開死刑的量刑辯論,5名法官要判一個人死刑,不可再隻審閱文書、關門決定,還須打開大門,聽取各方的意見,始作定奪。

看今日依法處死的艱難,很難想像在台灣剛“解嚴”不久的年代,“最高法院”曾經分別判決近大批死刑犯,而且判完不到一周就執行完畢。那是個對死刑毫不遲疑的年代。

推動廢除死刑的團體,從緩簽蘇建和3人死刑令開始搶下灘頭堡,接著爭取在死刑執行前增加多重審查程序,執行時日於是逐漸推遲﹔“前法務部長”施茂林中后期默默停止執行死刑,及歐盟廢死的聲勢,隱隱推波發酵。王清峰接任,持續不執行死刑﹔直到她打破沉默公開表明不執行死刑,死刑與廢死之爭才突然攀上高峰。

這段過程告訴我們,廢死的動力,是由上而下成形,進而蔚成聲勢。廢死缺乏深厚的社會土壤包容,很容易鬆動。廢死的主張,強調重視罪犯的生命權,相對的,便難以兼顧被害者的生命權,與社會大眾對公道正義的感情。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