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就教育本身而言,這些家長要“摸索一條能夠保護孩子們天性的教育之路”,確實觸及了教育的本質問題,這些家長的實驗、探索,對社會是有益的﹔即使是試錯,也是一種悲情的奉獻。 |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應試教育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些家長終於不打算繼續忍受下去了,發出了這樣的呼聲:“寧讓孩子做自己的試驗品,也不做學校的犧牲品”。據新華社記者了解,全國20多個城市的家長在網上成立了“在家上學聯盟”,交流“在家上學”的心得與方法等。最近,武漢7對父母帶著孩子來到武漢市黃陂區(原黃陂縣),將木蘭山腳下的一所閑置小學改建為居住、教學兩用的場所。幾位家長坦言,此舉實屬無奈,隻因對現行的教育體制失去信心,不得已隻好去摸索一條能夠保護孩子們天性的教育之路(見昨日《錢江晚報》A13版)。
“在家上學”,家長和孩子要冒很大的風險,一是涉嫌違法。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証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其次,“在家上學”的教學質量如何保証?孩子以后適應社會的能力如何?尤其是沒有“正規”學歷,可能影響就業,等等。
但是,就教育本身而言,這些家長要“摸索一條能夠保護孩子們天性的教育之路”,確實觸及了教育的本質問題,這些家長的實驗、探索,對社會是有益的﹔即使是試錯,也是一種悲情的奉獻。因此,“在家上學”應該被視為一項有意義的教育實驗。要讓“在家上學”合法化,辦法是有的:將其納入義務教育的管理,由教育部門介入,有家長參與,雙方達成一個合作方式,開辟出一個教育特區來推進這項實驗。
但很可能這是一種理想化的設想或幻想。教育界內肯定有一些懷抱教育理想和改革願望的人,但是,這種志向是否為教育體制所認可、鼓勵?報道中,“教育界人士說,盡管當前我國的應試教育屢遭社會各界的批評和指責,但不可否認,其教育體制是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形成”——雖然語焉不詳,但是,為現行教育體制辯護的立場是明確的,問題是理由沒找好:現行教育體制確實是經過了“長時間”,但是,時間長度就能保証一個事物是正確的?這種辯護,就是魯迅反詰過的理論:“從來如此,便對嗎?”而且,現行教育體制是“實驗”的結果嗎?實驗方案在哪裡?主持了這項實驗?試驗范圍多大?多少學校、學生參與了實驗?實驗結果在教育界內外接受過分析、評估嗎?
“在家上學”是對學校教育的不滿,或者說也是一種“用腳投票”,對現行教育投了不信任票,體制中人有點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教育事業的管理者與研究者的使命,是對國家教育事業負責,對國家的未來負責,還是對體制負責?本來,兩者並不矛盾﹔改進、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就是對教育負責,問題在於,在現實中,一些改進、完善的建議、做法,常常被視為添亂、搗亂。拒絕改進、完善的原因,可能是主政者不思進取﹔也可能是出於維護現有的利益格局——應試教育,已經催生並培育起一條從教輔書的編寫、出版、發行及課外培訓的產業鏈﹔教育主管部門、教研部門、學校,一直到有關教師,都從這條產業鏈中獲利。這條產業鏈與教育行政系統互為表裡,緊密配合,前者為后者取利,后者為前者提供“合法性”支持,最終,利益固化已經形成一種機制﹔於是就出現了一種悖論狀態:利益固化越深,說明越是需要改革,但是,越是固化,拒絕改革的力量就越是強大。要教育體制認可、接納“在家上學”實驗,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