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敬一山:接受蘭考“免費食宿”記者心安嗎

2013年01月11日09:24    來源:新京報    敬一山(媒體人)    字號:
摘要:蘭考火災事故之后,縣城三家賓館住滿記者。蘭考縣委宣傳部為記者們提供免費住宿,1月6日晚餐豐盛,因量多,很多菜幾乎沒人動筷。7日,記者們表示上碗面、炒飯即可,可又是一桌菜。營業員說蘭考消費不高,這桌規格不及前晚,不過五六百元。

  據《新民周刊》報道,蘭考火災事故之后,縣城三家賓館住滿記者。蘭考縣委宣傳部為記者們提供免費住宿,1月6日晚餐豐盛,因量多,很多菜幾乎沒人動筷。7日,記者們表示上碗面、炒飯即可,可又是一桌菜。營業員說蘭考消費不高,這桌規格不及前晚,不過五六百元。

  民間收養人家裡的一場大火讓7名孤兒喪生,當地卻沒有一座兒童福利院,是因為缺錢還是什麼原因?這是懸在公眾心頭的疑問。在很多孤兒救助仍無著落時,當地毫不“吝嗇”地拿出錢去招待記者,難免讓人覺得怪誕。給記者創造好的採訪條件,這是地方政府應該做的,但好的條件決不在於吃住,而是在事件真相的還原、政府信息的披露上提供便利。如果想通過招待吃喝,影響記者的報道立場,最終隻能是弄巧成拙。

  另一方面,對記者來說,接受這樣的免費食宿,也有違職業道德。《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明文規定,“不以任何名義索取、接受採訪報道對象或利害關系人的財物或其他利益,不向採訪報道對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記者去採訪,所在新聞單位都會報銷差旅費,食宿自理是應有之義。俗話說,“吃人嘴短”,如果接受了當地政府的“好招待”,如何保証在新聞報道中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不容否認,在現實中,要求記者在“免費食宿”面前保持超脫的視角和立場,可能並不那麼容易。但是如果所有的記者都能盡量不給地方政府這種“表現”的機會,官員們也就不會在這方面費心思,整體採訪環境自會逐漸健康起來。

  有參加蘭考招待酒席的記者描述當時的感受,“如鯁在喉,難以下咽”。相信真正的記者都能體會這種感覺,尤其是在7名可憐的孤兒喪生,社會各界在探尋解決方案的時刻。享受地方政府的免費食宿,看起來不是多嚴重的違規,但記者是一項特殊的工作,隻有保持自我的純粹,才能保証報道的純粹。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